凝聚人大信访力量
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稳定
市人大信访工作这样做
“办理居住证的证明到底怎么开?”紧随电话中火急火燎的质问声,接访员查看办理政策的翻阅图书声和耐心答疑解惑的轻言细语声,令研究生张某由怒转悦。联系街道办事处、明确审核材料、拓展解释“安家”补贴政策,从接电话到办结共计19分钟,张某为办事效率点了一个大赞。
“首次接访就要精准解决或明确方向”,是针对政策规定、诉求单一、归口明确三类信访问题的接访理念。市人大常委会注重精准把脉施方,力求刀过竹解,通过即接即办、精准联办、登门补办、法理劝办的“四办”模式,提供问题破解之道,提升诉求化解效率,力争以人大信访“加速度”,赢得群众“信任度”。
省、市劳模张某,对退休待遇产生歧义。考虑其行动不便,信访办工作人员不辞劳苦,会同总工会、人社局,采取“家访”形式主动登门核验材料,并查阅档案、精准计算,经多方确认后为其补办了退休待遇,张某激动不已,为办事方法竖起了大拇指。
为给活动受限诉求人提供精准化解途径,市人大常委会还充分发挥大数据、智慧科技支撑,拓宽网络化解渠道,让信息化这双“无形的手”为问题解决插上“智慧的翅膀”。
重度残疾的独居老人庞某,因法院判决后前妻霸占住宅拒不执行,卖房合同又已生效,急得焦头烂额。信访办迅即建立由市人大、市法院、区法院、街道办、当事人组成的“智慧接访”群,微信端传递材料、签批交办、语音通话督办、材料举证,再经法院实地核验,予以强制执行,诉求解决后,庞某含泪致谢。
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探索多样化接访、化解渠道,着力提升案件办理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基本形成快接、精办、快反馈的办理常态。通过总结提炼经验做法、相互交流典型案例、印发《全市人大信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和《全市人大信访工作展望》、向群众宣传发放诉讼法、物权法和信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着力推进群众诉求精准化解。
探新路
把可行性的机制研出来批量解决问题
为防止产生并真正化解源头性信访问题,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建筑工地信息公开规范管理的决定》,明确要求建立社会监督公示牌、创建“二维码”,对公建配套、交付期限、许可证件等7大类13项具体内容施行全面、全时信息公示、动态更新,便于监管部门、社会集体监督。
“针对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深入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形成研究报告,提交主任会议、党组会议研究,形成可行性、长效性机制,推动某一领域问题批量化解。”分管领导提出,要在法规空白处立法、在人大监督下执法,从根本上、全局上形成长效机制,化解长远问题。
为从源头上降低判决和裁定诉求占比较高问题,提出建立法官和检察官述职评议、责任倒追机制,根据信访率、上诉率、改判率、满意率,对法官、检察官综合评分,适时适情组织专门信访案件述职,着力以制度的约束力让法规执行更加科学,让群众更能从法律角度监督。
为有效界定、打击、终止无理访,专门召开研讨会,收集意见建议,初步形成人大代表专家组论证、公开听证、“四舍五入”剖析释理、多部门联合释法、应对过激措施等8条机制条款,努力为引导群众由“信访”转向“信法”打造法规依据。
为帮助上访群众解开“心结”,自高标准设置心理咨询室以来,引进1名心理咨询师定期坐诊,全时开放“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积极探索信访工作与心理诊疗相互融合的可行方案。自建成以来,面向信访群众和机关干部职工,持续提供信访接待、心理测评、借阅或发放书籍、心理热线、“面对面”诊疗等心理服务,努力促使心理压力“软着陆”,既解决了心理困惑,又传递了温暖关爱。
以机制创新赋能诉求化解,以源头预防减少矛盾发生。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推进信访工作理论实践研究,聚焦违法违规占用土地、违规违建项目、资源能源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矿山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6个重点领域清理规范和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探索形成《关于持续加强“6+1”各领域问题整改和规范管理的决定》;从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状态下疫情防控两个方面,规范制定《信访接待疫情防控守则》,先后共计完善制度机制6项;专题部署《人大代表参与信访工作视察调研、积案化解实施办法》《法官、检察官专案专述专评》研讨课题,不断以夯实“老路”、探出“新路”的机制创新,增强人大信访工作监督实效。
聚合力
把分散性的能量聚起来共同解决问题
“这么复杂的问题怎么解决?”面对16人集体反映土地和房屋纠纷,信访办迅速启动“一站式”解决方案,召集市农业局和住建局、县人大常委会、县农业局和住建局、镇政府、村委会7部门一体联动、同时到场,共同释疑解惑、释法明理、化解矛盾,使多点一线同步推进,问题解决高效顺畅。
针对一个案件涉及多个部门、一个信访人有多个诉求、一个诉求牵扯多个信访人3类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主动搭台,集体会商疑难案件,实践形成跨部门诉求(涉及2个以上市直部门或县市区的),由主要责任单位提出、主任会议研究、信访办牵头,召开联席会、协调会、碰头会,在持续的力量协调中有力推动。
市区地铁线路曾因一个站点冠名问题引发200余人的多次集体上访,信访办第一时间召开协调会,联合相关工委,会同市政府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民政局、轨道办、街道办、村“两委”,与群众代表协商确定了新的站点名称,成功将集体诉求化解在初始、办结在满意。地铁开通、站名落定之时,村“两委”同群众代表携锦旗和集体签名的感谢信,登门致谢。
为充分凝聚能量,达到合力办案、借力办案的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信访部门“独奏曲”转化为上下级人大相互贯通、市直部门密切配合、内部工委高效联动、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的“大合唱”,在合力共为、集智攻关中,努力构筑横向成网、纵向成线、内向成拳的“大信访”格局。
针对5名业主反映开发商未如期交房、提请过渡费翻倍而败诉一事,信访办召集相关工委、市法院和住建局、区和街道办相关部门、2名法律界人大代表、5名群众代表、公司法人,召开协调会,面对面分析合同条款的权威性、过渡费补偿的合理性、合理诉求解决的依据性,群众代表明确表态主动息访,收到了马上办、办得好的良好效果。
求实效
把交办过的案件督到底跟踪解决问题
“房屋继承权非常明晰,以老人意愿作为基本依据,要想按期办结过户手续,进度还需加快。”在交办督办专题推进会上,听取反馈情况并交办7个典型案件后,信访办主任找准相关部门推托的实际,对前期交办的房产纠纷一案施压加码,督促其加快办理速度,推动案结事了、封档存卷。
为把案件办理持续推向纵深,根据阶段梳理,召开交办督办会议,进行集中“会诊把脉”,会同签批交办、书函催办、电话询办、共同接办等模式,形成当场明确办理期限、实时掌握办理进度、定期催要办理结果、逐一检验办结质量的交办督办闭合回路,促进信访事项及时得到核查解决。
喜办乔迁的一户住宅却引发附近7户居民怨声载道并集体上访,原来,户主将“真人CS”场馆开办在了住宅楼,噪音污染引发激烈矛盾。市人大常委会当天签批意见并交办送达,市公安局、区人大常委会、区公安局、街道办、居委会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登门查验、走访调研、依法查处、反馈意见,共计5天办结。得知办案结果,7户居民主动登门、集体致谢。
为充分提高市直单位和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对交办案件的重视程度、解决力度、推进速度,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运用、持续探索各种监督方式。通过调动内部工委积极性,打造信访办统揽、各工委分工负责的“督办格局”;通过市区内交办案件送上门、登门取,缩短办结时间;通过听取情况汇报、限期书面反馈等制度落实,为案件办理提质增效;通过与执法检查、视察督查、述职评议、审议工作报告相结合,推动责任落实;通过人大代表参与视察调研、监督案件办理,拓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广度和深度。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交办、督办、化解、反馈统筹起来一起抓、一体推,加强对交办督办案件的跟踪把握、管理调度。近年来,经省人大转函、领导签批、会议研究、代表议案等途径确定交办的信访案件百余件,召开听证会、交办督办会、重大信访案件调度会数十次,对公检法信访工作专题视察调研数次,签批交办纸质信访件数十封,约见近百名信访人,电话和网络督办千余次,真正做到交办案件无一遗漏、环环相扣,督办案件多措并举、全程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