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发展
记得住乡愁
如何改变我市农业产业模式单一,农产品品牌“散、小、弱”的局面?县域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如何解决?采取什么办法来治理开发区土地闲置、低效用地等问题?……10月26日上午,一场“辣味”十足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实现新跃升工作专题询问正在举行——这是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联组会议现场,也是今年我市人大监督工作的“重头戏”之一,旨在凝聚各方力量,破解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发展难题,共同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询问会现场,“考官”是为全市热切关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百姓而问的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专门委员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考生”是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担负重任的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双方就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实现新跃升展开“一问一答”式的交流对话。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我市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总量过万亿的短板,2022年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的31.3%。我市提出2025年进入百强县实现零突破的目标能实现吗?”看似简单的提问,其实是市人大常委会一直以来高度关注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工作,通过调研发现的短板弱项,也是全市人民关心关注的问题。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实现新跃升打出一套履职“组合拳”,执法检查、听取专项报告、组织专题视察……从不同角度去了解、掌握我市相关工作开展情况。9月份,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先后深入到鹿泉、正定等多个县(市、区)和19个政府部门听取情况汇报,并通过网络、发函、电话、部门座谈等各种渠道广泛征求问题和建议。同时,到企业和村镇一线走访代表、走访群众,确保专题询问问在“点”上。经过谨慎细致的层层筛选和研究讨论,最终敲定20个问题,这20个问题饱含民意和诉求,让人大的监督之问承载着满满的群众之声。
“年初市委把今年确定为县域经济攻坚提升年,并制定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目前已经到10月下旬,市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短板,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去年我市打造了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对拉动县域消费增长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十一期间,我和家人到一个县的商业街游玩,发现游人稀少、门店冷清。通过进一步调研发现,其他部分特色商业街区也不同程度存在类似的问题。我想问一下市政府如何持续激发活力,吸引人气?”“前些年我市大规模种植核桃树等经济树种,产量过剩,市场销路不好,本地又缺乏深加工企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导致价格低迷,很多核桃树被砍。请问市政府如何引导农民通过合理规划经济林种植,科学发展林业经济,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个个“火辣辣”问题问出专题询问的真谛,即询问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出真问题,问到关键处,而不是空而问之。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武志永在调研中发现,我市部分县级中职学校教育质量不高,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县里的很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专业技术工人,新型职业农民也非常缺乏。“如何强化县级中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市教育局局长赵立芬表示,我市大力支持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使每个县域都有1所中职学校全部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同时,积极推进县级职教中心内涵建设,调整优化专业设置,2023年10所县级职教中心新增专业20个。并以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为目标,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我也有一个问题。”市人大代表黄永阳举手提问,“我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厚,既有红色旅游资源也有优美自然风光,人文底蕴深厚。但一直以来我市农文旅融合不够,缺少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旅游品牌,难以吸引更多游客。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落后状况?”
市文广旅局局长曹娜表示,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市将加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培育,打造更具魅力的乡村旅游“金字招牌”;加强乡村旅游民宿提升,推动集约型、品牌化精品旅游民宿片区发展;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为乡村旅游品质化、特色化发展培养“明白人”“小能人”;加强旅游精准宣传营销,引导更多游客走进乡村,乐享乡村。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乡村振兴也不例外。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红霞关注到农村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工作,回乡就业创业的非常少,本土人才留不住,外面人才引不来。“有没有更加有效的措施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市人社局局长张会革介绍,我市通过取消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乡镇岗位开考比例、印发《石家庄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实施方案(试行)》、为到农村基层就业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等政策,增强县域和乡村人才吸引力,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
近三个小时,20个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专门委员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一波又一波的询问,各部门负责人不回避、不掩盖的应答,一问一答间充分彰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实现新跃升的坚实步履和坚强信心。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委员于雷表示:“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一直是我市重点工作之一。通过这次专题询问,我们就乡村振兴总体工作以及特色农业发展等人民群众反映和关心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问,希望以此来推进问题的解决。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要厚植为民情怀,紧跟市委的决策部署,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争当乡村振兴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促进者,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人大代表力量。”旁听公民马军霞第一次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专门委员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与政府面对面的交流,所涉及到的内容更具体,更能体现人民的意愿,这样的形式使人大的监督更加有力有效。”
这是一场查短板、找弱项、理思路、聚合力的会议。面对询问问题,政府有关部门用积极务实态度来应对。“我深切感受到,这次问询问题找得准、意见提得实。”市发改委主任赵建林认为:“当前,我市县域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缺思路、缺产业、缺环境、缺人才。我们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变‘四缺’为‘四抓’:抓思路,按照市委确定的‘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奋斗目标,加快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抓好县域经济;抓产业,改造提升县域传统特色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抓环境,围绕企业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出政策、解难题、真服务,打造温度、速度和力度;抓人才,借鉴好做法制定政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彦良表示:“此次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实现新跃升开展专题询问选题精准,充分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推动全市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作用。这必将有力推动我们改进工作,提高质效。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鞭策,针对乡村振兴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出清单,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确保这次专题询问提出的问题整改到位、落实见效,进一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新跃升!”
专题询问“问答”只是形式,关键要“结出果实”。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跟踪监督,有效地把专题询问的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实效,切实推动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