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人大工作参阅资料2022年第40期

日期:2023-02-17 11:30:59石家庄人大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郑州: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横向联通”上线运行

● 杭州:让民意畅通直达 让民主可感可触

● 西安:专项视察巡诊把脉 人大代表建言献策

● 南宁:聚焦“四个机关”建设新定位 开创南宁人大工作新局面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

系统“横向联通”上线运行

 

9月30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横向联通”上线启动,标志着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横向联通、纵向贯通”一体化建设目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富强,省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副主任刘铁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蒿铁群、周亚民,副市长李黔淼出席启动仪式。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全市发展大局和重大民生问题,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扎实有序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成并上线运行;2021年实现省内第一家市县两级“纵向贯通”和对各开发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全覆盖;2022年,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完成与12个市政府职能部门“横向联通”,真正实现各部门数据常态化报送,切实增强了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的全口径、全过程监督,标志着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一体化建设目标。

市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拓展研发九大功能模块,为开展支出预算总量与结构、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部门预算、财政转移支付、政府债务、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等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做好新时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确保“政府预算安排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推动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在全省走前列、当示范、上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摘自《郑州日报》 董艳竹  

 

 

杭州:让民意畅通直达 让民主可感可触

——西湖区人大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走进西湖区多家联络中心站大门,都会看见这一句醒目的标语。在标语的旁边,是展示着驻站人大代表个人信息的照片墙。如果在墙前稍作停留,就会发现时不时有群众拿出手机扫代表照片右下方的“代表码”,仅需几秒,选民群众即可进入西湖人大“智联在线”民意处理平台,向自己选择的人大代表反映问题和建议。

代表亮码

延伸民意征集的“毛细血管”

“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今年以来,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在基层单元建设工作中积极开展“代表亮码进选区”活动,“线上+线下”双线活动、“联络站+数字站”双平台运行、“业务扩展+数字化”双轮驱动的工作模式初具雏形。一方面,采取“融合建站”“场所共享”方法,充分利用社区园区、文化礼堂等公共服务设施、场所,方便群众找代表、提建议、参与商议重大事项,使代表联络站的线下阵地更有生命力,形成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推广应用“代表码”民意处理应用场景,在代表联络站以及学校、医院、企业、园区、社区网格等场所,群众“扫一扫”就能找到代表,代表“点一点”就能把群众意见反映给政府办理,并以数据归集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热词、高频词、关键词分析,抓住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们利用数字化手段,形成纵向打通省、市、区三级人大,横向打通区政府办理部门的多跨协同场景,把群众向代表反映的每一件事都办成一个闭环,打破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时间、空间限制,让民意畅通直达、意见建议办理闭环变得更规范、更方便、更透明。”西湖区人大换届以来,通过“代表亮码”,已收到线上民意近2800余件,内容涉及城建城管、疫情防控、一老一小等多个方面。

国家机关进站

开通民意反馈的“直通车”

“要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今年以来,西湖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和工委下沉工作机制”,积极开展领导干部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非代表的国家机关负责人进站接待群众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单元“民意直通车”作用。基层单元建设以来,共向代表和群众征求《省道路交通运输条例》《杭州市街道居民议事条例》等立法意见近1000人次,反馈意见建议400余条。共有100余名区、镇两级领导干部代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活动,有近10条意见被吸收到区党委、政府相关政策中,60余条建议被吸收到镇街党委、政府的施政举措当中,促使党委政府的重大项目决策及各类政策措施出台更加贴近民生。

上下联动

完善民呼我应的“微循环”

“通过使用‘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应用场景,我们快速实现了省、市、区人大工作任务上传下达、工作数据实时互通、工作流程自动衔接。”省、市、区人大今年联动组织开展了“六访六促”“八万代表助力八大攻坚行动”及市、区人大“我为亚运添光彩,人大代表作表率”等系列主题活动。西湖区人大常委会以此为契机,结合区委中心重点工作,统筹各基层单元开展了“助企纾困、稳进提质”“聚力护航亚运会”共计10项特色主题活动,组织代表在开展实地视察、听取部门汇报、座谈交流的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并通过省人大“主题活动”应用场景进行线上反映。

(摘自《杭州日报  斯董瑾  

 

 

西安:专项视察巡诊把脉 人大代表建言献策

聚集老人“急难愁盼” 推动养老服务同向发力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服务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

养老服务中心及服务站建设运营得咋样?中医药在医养结合中如何发挥作用?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是否到位?失能失智群体养老有何措施?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得如何?政府相关鼓励激励措施是否落实?

重阳节来临之际,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对西安市养老服务工作进行专项视察,邀请对养老工作熟悉、履职能力强的人大代表走访一线,调研当前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巡诊把脉、建言献策。

连日来,围绕持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的贯彻实施,视察组深入11个区县开发区,先后走访了25个点位,找问题、补短板、提建议,助推我市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配齐硬件建好养老服务设施

代表建议:用地紧张社区要因地制宜抓紧配套

在还未交付使用的新建小区新兴熙园,记者跟随视察组走进熙和颐嘉日间照料中心,感觉眼前“豁然开朗”。

“虽然新兴熙园住宅项目还未交房,但在规划建设期间,就预留了配套的养老设施用地。”熙和颐嘉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陈润强向视察组介绍,“前期我们和长安区民政、韦曲街道办、新兴地产就项目规划开展了多次研讨,针对性解决以往已交付养老用地出现的地理位置不合适、构造不合理,采光通风,无电梯,配建功能不齐全等问题,现在30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提前运营,为周边老人提供各项助老服务。”

2020年1月,由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表决通过,我市率先在全省出台《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地方性法规,2021年又出台《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促进西安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撑。

《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明确规定:新建居住区应当按照规划和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新兴熙园小区养老设施基础建设结束后,熙和颐嘉日间照料中心进驻,按照适老化标准进行整体装修。“这样就避免了后期重复建设和改造成本,也解决了社区养老中心运营滞后等问题。”陈润强说。

记者看到,熙和颐嘉日间照料中心内,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的老人正在下棋、聊天。日间照料中心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签订医养合作协议,国际医学中心为老人提供心理健康、用药指导、急诊急救绿色通道、远程诊疗等服务支持。同时邀请医生志愿者进社区开展各种主题健康讲座、义诊。

2023年9月,新兴熙园住宅将全面交付。“那时,老人从社区的回家大堂可直接乘电梯到达日间照料中心,我们服务老人的数量将更多,服务半径将更大,服务内容也将更加丰富。”

“这应该是西安市首例社区养老项目同步小区建设,给其他新建小区‘打了个样’。”边走边看中,人大代表们也提出建议:“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好落实,难在一些已建成的居住区,尤其是用地紧张的社区,如何抓紧按照《条例》要求配齐养老服务设施,这就需要因地制宜,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多种方式实现。”

助餐服务温暖老人幸福“食”光

代表建议:要让老人吃得好吃得起更要吃得久

“社区老人在助餐点吃饭有补贴吗?老人吃得起吗?”

在崔家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人大代表一边仔细查看老年餐桌的每日菜谱、就餐环境、食品卫生,一边不断抛出问题。

崔家营村原本是韦曲街道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村子,2013年因城中村改造实施了整村拆迁,2019年12月,居民正式回迁,入住新家园。

“社区户籍人口963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00余人,常住人口2200人。因为咱们这个社区很多年轻人都出门在外工作,居家老人有助餐的强烈需求。”崔家营社区工作人员胡辛敏告诉记者,“2021年初,崔家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运营,主要解决老人的用餐问题,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一日三餐10元钱,几乎顿顿不重样。老人不光能吃得起,还能吃得好。”

“为了能给社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从聘请厨师、食材选料到制作,充分考虑到老年人需求,每一份配餐都保持营养均衡。通过‘自费+补贴’的形式,社区60周岁以上老人每天只需交10元钱,就能吃到营养搭配合理的三餐。”胡辛敏说。

“三顿饭10块钱价格是真不贵,那长久以往中心的经营压力大不大?怎么保证持续化发展呢?”

视察组问得有道理,物美价廉是好事,可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长效健康地运营发展,只靠补贴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的助餐服务不仅为老人开放,也向社会公众开放。社区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其他周边附近的居民也都来这吃饭,餐费是市场价,这既扩大了普惠服务的人群,也稳定了餐厅的收入,让这件好事能干得长久,留得住人、留得住心。”胡辛敏说。

暖心事让老人“乐”享晚年

代表建议:要持续关注老人医养结合的痛点需求

“和其他老城区社区相比,咱们这个社区老年人比例不算多,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也不太多,那养老服务站的服务重点有没有针对老人具体情况、实际需求做过分析?”

“这位人大代表您问到了点子上。”在航拓路社区养老服务站,航拓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刘静给出了回答。“我们这个社区比较新,居住人口偏活力化,老人的主要需求是‘乐享晚年’。因此,我们在软服务上下了功夫,社区老年活动室特设老人心理慰藉专项交谈,开辟‘谝一谝·情暖加油站’专项区域作为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场所,工作人员化身‘知心人’,仔细了解老人兴趣爱好,与老人拉家常,为老人排忧解难。”

记者在这里看到,服务站有一个“你的头等大事我来办”义剪专区,“我们每个月15号都会在服务站为老人集中义务理发,每个月1号为特殊群体,如高龄老人、独居、孤寡老人开展上门义剪服务。目前已经为60岁以上老人开展义剪服务231人次,发放义剪服务卡250张。”刘静说。

视察组走访期间,一阵茶香飘出。十几位老人正围坐在茶桌前,悠悠泡茶、细细品茶。原来是“银龄课堂”正在开讲国学经典公益课。

“服务站向辖区居民开设‘银龄课堂’,以社区品牌‘楼宇新街坊’延伸文化服务体系,开展特色主题课堂13种,参与500人次,为老年团体、文艺喜好者从零基础开始分阶段教学,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刘静说。

“看得出来,咱们的‘乐老’服务做得用心,我要是健康老年人,肯定在这玩得开心。但也要有规划,未来老人们岁数越来越大,老人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医养服务要跟得上,尤其是要解决好老人在‘家门口’医养照护的医保难题。”

“对,视察组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着手准备发力的地方。我们现在联合长安区泓润医院开设社区‘健康小屋’,实行预约诊疗制。未来,会把医养结合这儿的服务做得再深再广,更好满足老年人就医需求。”

发挥人大长效督查作用

助力“急难愁盼”问题一个个解决

养老不是一个家庭的事,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是需要统筹协调,形成多方合力。

23日召开的视察西安市养老服务工作座谈会上,视察组和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坐在一起找问题、谈建议、促发展。

“智慧养老”“医养结合”“人才培养”……都成为了会场上的关键词语。

人大代表王延平在座谈会上提出建议,更好服务老年人,智慧平台建设要加快,要让科技手段为养老服务助力。“在走访中,我感受到咱们三级养老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很多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已经构建起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力量为养老事业注入的新活力。”

“医养深度融合是老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最迫切的需求。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在医养人才队伍建设上还缺乏标准。”人大代表邓景元说:“我建议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专业的医护人员培训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护理标准跟得上老人的需求。”

代表们建议满满,相关部门也在会上拿出“实招”,持续发力。

“市人社局正在联合民政等相关部门,经反复讨论,制定了《西安市养老服务行业入职补贴和岗位补贴办法》及《西安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方案》两个文件,目前正在征求市级部门意见当中,力争尽快出台。”

“市住建局正在探索优化加建电梯有关政策,稳步提升老旧小区加建电梯的数量、质量。鼓励央企国企参与加建电梯工作,采用总价包干的方式,为群众完成‘交钥匙工程’。”

“市民政局将积极协调市级有关部门,加大养老服务用地、财政等要素投入,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建立全市标准统一、投入稳定、程序规范的养老服务财政政策体系。”……

一次视察是对一段时期工作的检验,也是找准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新起点。

记者了解到,市人大将集合力量形成合力,持续专项监督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等问题,将人大监督精细化精准化,围绕助餐、医养结合等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进行专项监督,直至问题解决。

“总之,一个目的,就是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让西安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摘自《中国人大网》)

 

 

南宁:聚焦“四个机关”建设新定位

开创南宁人大工作新局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建设要求,忠实履行职责,回应人民期待,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新时代人大工作水平,为推动首府南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坚定扛起政治责任——

建设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机关

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一年来,全市各级人大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做到胸怀“两个全局”,心怀“国之大者”,坚定扛起政治责任。

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全市各级人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人大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广西南宁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以党建引领推进“四个机关”建设活动动员会。

强化理论武装,绝不含糊。全市各级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常态开展“每月一讲”“每月一研”“每月一评”“五比五促”等活动,为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南宁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推进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机制建设,完善人大监督机制、提高监督实效,加强人大组织建设、队伍建设3个专班,通过开展专题调研、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发掘和推动形成一批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

全市各级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意志;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开展的重要活动、立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坚持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决策部署来谋划推进人大工作,确保市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工作方案;开展“项目为王”人大代表在行动、常委会组成人员服务企业代表等活动;加快城市更新条例立法工作步伐和节奏……充分展现了人大的政治担当。

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建设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以人民为中心,是人大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人大工作的目标所在、意义所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百姓所望,人大所向。民生实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民生实事干什么,怎么干,到底谁说了算?

今年,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指导县乡两级人大探索开展重大民生事项代表票决制,让民生实事由人民决定。马山县和青秀区打响了南宁市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第一炮,分别从12个候选民生实事项目中由与会人大代表通过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确定了当年要完成的10个民生事项。截至目前,马山、上林、青秀、良庆等县区和15个乡镇人大开展了民生事项票决工作。票决制真正实现了民生实事由“部门提”转变为“大家提”,由政府“自己定、自己干”到“代表票决、政府办”的转变,制度化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成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

上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辉表示,把民生实事项目的最终确定权交给人大代表,让“民声”决定“民生”,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民生实事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也有利于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人大代表参与民主决策的生动实践。

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民主决策保障机制,对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市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专题询问办法、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等10多项制度进行修订;创新推出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办法、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一府一委两院”领导和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等,强化刚性约束,推动依法履职,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有效提高。

依法履职不打折扣——

建设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

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履行立法、监督等职权,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南宁市健全完善人大主导、有关部门参加、专家学者、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参与的立法工作机制。在法规立项、起草、论证、评估等环节,全程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凸显为民立法的理念,确保每一件法规都装满民意。

全域旅游发展、邕江滨水区域管理、违法小广告查处、炮龙文化保护……这些紧跟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立法工作,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构筑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在全区率先实现人大财经联网监督延伸到计划、预算、国有资产、审计四个领域,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管理实行连续监督,专题询问义务教育双减工作……一年来,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定监督项目,广泛邀请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常委会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和工作评议,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广西南宁市人大财经委党支部到兴宁区朝阳街道秀和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支部进站点联建促发展”活动。

与此同时,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加快推进“智慧南宁人大”建设,打造39个“智慧人大”视频会议系统示范点,实现与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站点(即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简称“站点”)示范点全景远程视频交流;加强对县乡人大的指导和交流,推动所有县(市、区)人大设立社会建设委,有效提高人大各项工作的效率。

服务代表为人民——

建设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8月10日,在南宁市江南区石柱岭片区站点的“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活动中,“三官一员”进站点服务活动也同步进行,由江南区人民法院、江南区人民检察院、福建园派出所、江南区司法局等单位派出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司法助理员进驻站点,对到场群众提出的借贷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引导社区居民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居民自觉遵法守法。

“在家门口就可以咨询法律政策,太方便了,整个社会的法治氛围也更浓了。”社区居民玉卫红说。

南宁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市人大常委会以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平台,由全市各级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组织“三官一员”,走访联系人大代表,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南宁、平安南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

代表建议办理高质量。建立市领导领衔督办代表建议机制、代表建议承办单位集体会商机制和分级负责制,代表满意率稳步提升。一件件建议,群众的期盼通过人大代表,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考,转化为为民办事的具体行动。

代表活动成品牌。南宁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站点融合标准化建设,探索站点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结合的“站点+”新模式,不断拓展和丰富民主参与渠道。

将花农、茶企等茉莉花“1+9”产业代表和经济部门代表、企业家代表编组进入相应站点(即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简称“站点”)履职,站点工作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相融合,各级人大“四个机关”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在8月5日召开的南宁市人大年中工作会议上,对全市人大2022年上半年工作进行了盘点,全市各级人大呈现出个个有典型、处处有亮点的生动局面。据悉,这是南宁市人大近十年来首次召开的全市人大系统年中工作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全市人大代表“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和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的建设经验交流会。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冯学军在会上指出,要紧紧围绕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要深入推进“四个机关”建设,坚持以高质量人大工作助推首府南宁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干在实处、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反对和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力以赴推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稳增长、惠民生各项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彰显人大担当、展现人大作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宁市人大将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人大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首府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摘自《人民代表报  李治 宁建勇 陈舒婷  

来源:石家庄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