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探索老有所养的新模式

日期:2017-02-28 09:43:07石家庄人大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重点代表建议巡礼⑧
探索老有所养的新模式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蕴含着老年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衡量着一个地区发展和文明的高度。当前,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接近16%,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突破20余万名,在社区养老服务以及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和加强。

    因此,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徐丽荣、应晓军、肖燕霞建议将社区养老服务纳入我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力引导、扶持、推进基于社区的各项养老与医疗服务,为实现老有所依、医养结合奠定基础。同时,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开办养老机构,并在给予其适当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与考核、评估力度。并且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保健咨询等服务。

    日前,市人大代表徐丽荣来到了槐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石家庄平安医院,这两个单位都是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据市卫计委副调研员程军良介绍,我市医养结合工作共分为三个阶段推进实施: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为试点先行阶段,按照医养结合五种模式的要求,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及基层社区分别抓试点。目前,石家庄平安医院、河北仁爱养老服务集团和裕华区槐底街道办事处已被确定为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全面推进阶段,各县(市)、区借鉴试点经验,立足实际着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医养结合工作模式;2020年1月至12月完善提高阶段,全市医养结合五种模式协调运行,各项措施齐头并进,各项指标如期实现,全面提升医养结合服务保障能力,打造一批具有石家庄特色的医养结合品牌工程。

    据了解,为了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相关工作,目前我市共有16家医疗机构开设了老年病科。同时,重点加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建设,并鼓励硬件设施较为完备、病源萎缩的一级或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或康复医院。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65岁以上老年人开通老年人看病就医绿色服务通道,在看病就医时实行优先照顾。全市已有4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8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设了医疗养老床位453张。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全市共组建了560支团队,签约20.94万户家庭、53.09万人。

    位于旭城花园的普爱e家日间照料中心就是我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一个例子。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建慧介绍,2016年,我市将“年度新建10家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3000张”列入2016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目前,任务全部按时完成。同时,2016年初向各县(市)、区,下达了《2016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就年度工作任务第一时间进行了部署。

    2016年我市重点谋划了“互联网+健康养老”项目,依托石家庄市智慧城市建设,搭建市级“互联网+健康养老”综合管理平台,为60岁以上老年群体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健康管理服务圈,提供实时、便捷、高效、优惠的生活照料、安全监护、短期托管、精神抚慰、交通助行、社区餐饮、物流配送、基本医疗、转诊服务、文化旅游等社会化服务。

    同时,我市获选国家首批26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我省唯一入选城市。去年底,国家财政第一笔支持经费3827万元已经注入我市。同时,我市还入选国家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2017年我们将重点打造国家级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城市。”张建慧表示。

    市人大代表徐丽荣认为:“一年来政府各级部门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当中,对各个指标、具体措施、以及指导思想都进行了认真的安排和落实。我对办理结果非常满意。”

来源:石家庄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