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奋斗目标 积极开创省会建设新局面
——马宇骏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2022年01月24日
2022年重点工作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牢高质量发展思维。
●坚定不移转变发展方式,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
●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抓住高质量发展关键。
●坚定不移坚持系统观念,掌握高质量发展方法。
聚力科技创新引领
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立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年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以上。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大中型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支持大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技术战略联盟,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提升行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推动国家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落实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以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两大产业为重点,由产业链“链主”或骨干企业牵头,市、县两级政府共同出资,组建10家以上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实中央创新区建设机制,依托高新区、经开区等重点园区,建设多元主体投入、市场机制运作、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中小企业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省会高校资源,以提升科研组织化、体系化能力为突破口,争取更多国家、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落地,提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优势产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支持现有创新平台提升能级,建成一批支撑重点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发平台。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5家,力争让每一家企业都从创新中获益。
提升县域创新能力。瞄准县域经济存在的科技和人才短板,配齐配强基层科技力量,全面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面向基层的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县域创新跃升计划,围绕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创新资源,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型县(市)。力争年内全市县域科技创新能力A类县达到12个、B类县达到9个。
大力培育引进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主导产业人才集聚、高技能人才培养等五大工程。深化与重点高校合作交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谋划实施百万青年创新创业计划,在不同行业领域遴选10名院士后备人选重点培养,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深化企业研发人员股权激励改革,激发一线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聚力产业优化升级
跑出弯道超车加速度
推动两大产业率先突破。用好主导产业发展基金,谋划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实施保链稳链工程,快速壮大生物医药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两大产业整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实施数字赋能提级和企业上云计划,全力推动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持续壮大三大产业规模。做强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打造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业集群;做精现代食品产业,培育发展高端乳制品、绿色厨房食品、现代特色食品及未来食品,年内现代食品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3%以上;做优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完善物流设施体系。
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培育壮大现代金融,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旅游业,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
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完善市级领导负责的“特色产业长”制度和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激励制度,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大力淘汰低效产能,全面推行以综合效益为导向,环保、用能、装备、安全等标准协同倒逼的低端产能退出机制,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打好县域经济发展翻身仗。
培育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持续实施稳企安商工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共同把企业做大做强。实施规上企业“引育”计划,年内新增规上企业200家,新建入统企业60家。深化“千企转型”行动,滚动实施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0项以上。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年内力争新增100家。
聚力项目带动战略
打好扩大投资主动仗
项目建设再提质。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行动,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健全精准对接服务机制。紧盯国家政策“窗口期”,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加大专项债跑办力度,超前谋划建设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
招商引资再加力。坚持招大引强、招高引新,大力招引能够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项目,各县(市、区)年度引进产业项目占总项目的比重不低于70%。创新招商方式,推动招商方式向专业化、市场化转变。改进招商考核方法,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对回归企业、本地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新上项目,完全享受招商引资的各类优惠政策。
产业园区再升级。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划,积极引导企业和项目入园区,加速产业集群集聚,力争更多园区进入千亿级行列。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科创、融资、担保、市政“四个平台”,打造具有综合配套服务能力的高水平园区和低成本园区。年内所有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部完成区域综合评价共享共用,省级以上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聚力城市能级提升
增强美丽家园承载力
提速重点片区开发。高标准完成滹沱河生态经济带太平河城市片区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工作,力争年内启动建设。加快推动高铁商务区、中央商务区和石家庄北站片区建设改造,完成中央绿色体育公园建设。推进城市水系连通规划建设,把滹沱河、太平河、民心河、环城水系等统筹设计、整体考量,打造群众亲水休闲的新乐园。
完善交通路网体系。启动石雄城际铁路、石忻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石衡高速建设,加强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新改建工作。持续推进轨道交通一期剩余工程建设,加快二期建设规划报批。全部打通剩余的36条断头路,实施二环路与周边道路互联互通、二环三环联通工程,加密与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正定县和正定空港区域的快速交通路网。加速推进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力争3月份重点工程动工建设。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容积率2.0的刚性管控措施,持续推动“烂尾楼”项目整治。持续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推动供水管网建设改造。推进民心河综合整治和提升改造二期工程,谋划新建塔南公园等4座以上综合性公园和10万平米以上街旁游园。持续进行公厕提升改造,大力推进停车场建设和管理,完成市区内涝积水路段整治。
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提升精细化水平,着力提升社会化水平,着力提升市场化水平,提高市政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利益最大化。
推动县城提质升级。实施“大县城”发展战略,着力引导县域优质资源、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县城集聚。持续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加快推进“五城创建”,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县城的综合功能、居住品质和形象品位,打造独具特色、靓丽多彩的美丽新县城。
聚力现代农业发展
稳住乡村振兴基本盘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开展粮食高质高效示范创建,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提升种粮积极性。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3-5个在国内叫得响的知名品牌。确保粮食总产保持在84亿斤以上,实现“十九连丰”。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深化“四个农业”,实施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工程,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23家以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确保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10家以上,产业化联合体达到120家以上。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长效机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8%以上。加强农村公路改造建设,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打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年内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支持服务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大对全市4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扶持力度,确保脱贫户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益,确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城市居民。积极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现环省会都市圈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全覆盖。
聚力治理成果提升
推进环境质量再改善
巩固污染治理成果。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推动空气质量保持稳定并持续向好。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面加强河流湖库流域综合治理,确保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考核标准。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领域土壤环境监管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管。
系统推进生态修复治理。严格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完成矿山综合治理任务,强力推进井陉县全生命周期绿色矿山建设,率先打造全省样板,加强西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优质生态资源保障能力。完善城镇园林体系、交通干线绿廊林带和农田林网建设,全年完成营造林65万亩。
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开展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加快以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聚力一流发展环境
争创区域竞争新高地
全面提升政务行政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行政审批承诺补正和容缺受理机制,清理“体外循环”“隐形审批”等行为,更大力度地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完善企业注销机制,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全面保障市场竞争秩序。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形成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监管链。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更大范围地推行“双盲”评审,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全面完善法治体系建设。推进优化发展环境法治建设,出台《石家庄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支持企业守法合法经营。严控涉企收费,严禁政府部门搞强制摊派、罚款创收,切实降低市场主体负担,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全面增强服务能力供给。树牢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的“店小二”意识,抓好各项惠企政策解读和精准推送,做实企业包联服务。健全政府守信践诺和失信惩戒机制,争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研究推出一批制度性措施,用服务的全心全意换来企业和群众的称心如意,打造便民利企的服务环境。
聚力扩大对外开放
提高省会经济外向度
提升开放载体平台水平。统筹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正定新区、综合保税区协同发展,力争国际邮件互换局早日通过验收。完善空港区域规划体系,支持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扩容升级。高标准规划建设石家庄国际陆港,积极申报“一带一路”京津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
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项目转移。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支持本市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鼓励外资企业通过资产、股权并购,投资我市优势企业。大力推进外贸倍增计划,重点打造1-2个市级跨境电商标杆示范园区、3个以上市级服务贸易聚集区和特色基地。
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完善国际友城交往合作机制,提高城市全球链接能力。精心办好数博会、正博会等会展活动,申办2至3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文化、人才、旅游等交流活动,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展览、会议和机构5至10个,举办万平方米以上的规模展览和大型会议30至50场,不断提高石家庄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持续推动消费扩容升级。持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消费品牌”提升行动。新建改建15家便民市场、5家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完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建制村“村村通快递”,让农村的乡亲们也能享受到网上购物的方便与快捷。
聚力人民生活改善
构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切实做好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和“双减”工作,持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力争国家正式批准建设2所职业类大学,全力支持驻石高校加快发展。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推进医联体提标扩能,在全省率先建设市级电子处方信息共享流转平台。深化乡镇卫生院分级管理,年内打造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示范机构。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市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抓好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年内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开展交通惠民工程,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加强殡葬设施建设,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持续改善居住条件。
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提升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体育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积极推动国内、国际高水平赛事落户,大力开展棋牌等智力体育活动,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扎实做好冬奥会对口支援工作,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作出石家庄贡献。
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策略,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和信息化水平,严格落实“十个常态化”30项措施,全面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快速、精准、有序、规范、高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积极推进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机制,努力实现治理效能大跃升。持续开展金融、房地产、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建设,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推进民族、宗教、外事、档案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科协、残联、慈善等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