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综述

日期:2021-08-23 09:09:42石家庄人大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动实践

 

  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矢志不渝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高处站、大处看、新处闯、实处干,走过了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的五年,谱写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动实践的石家庄新篇章。

  五年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在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征程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充分展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演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地方篇的生动画卷,推动了我市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加强地方立法 优化法治环境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市人大常委会自觉把地方立法职责扛在肩上,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蹄疾步稳推进立法工作。五年来,共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20部——历届最多、位居全国全省地级市前列,废止8部,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177件,为全市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切合地方实际是地方性法规的生命所在。换届伊始,市人大常委会就按照“小切口、大视角、接地气、真管用”原则,对我市立法工作进行深入调研、精心谋划,制定了第六个五年立法规划,为本届人大立法工作设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为解决立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坚持边实践边探索,着力构建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并建立“双组长制”、引入第三方立法后评估等工作机制,完善了立法工作链条,保证了立法工作依法有序运行,提高了地方立法的科学性、实效性。

  加强省会城市建设和管理,是摆在我市面前的重要任务。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省会建设管理,相继制定、修订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涵盖了城市规划、公共文明、旅游、卫生、用水、垃圾等各个方面。正定古城保护条例,遵照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是全省首部古城保护专门法规,荣获河北省“十大法治成果”奖。公共文明行为条例,为省会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西柏坡红色旅游区保护与管理条例,填补了我市革命遗址保护的地方立法空白。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制定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用法治手段保障人才权益、优化营商环境,受到国内30多家媒体宣传解读,产生强烈社会反响。所有新颁布法规都在市级主要媒体公开刊播和解读,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进行了发布。为确保《民法典》在我市正确有效实施,市人大常委组织对我市现行法规进行了全面清理,对不合时宜的法规进行了废止,对与民法典不一致的内容进行修改、修正,维护了国家法制统一,促进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一部部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础。回眸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丰硕成果,既能感受到为民履职的殷殷情怀,又能聆听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向前迈进的坚定足音。

深化监督工作 助力深化改革

  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和法律实施情况,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神圣职责,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和制度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合理地确定监督计划和监督项目,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加强监督工作,着力推动全市改革发展。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市“一府两院”专项报告70项,进行专题询问5次,组织视察调研123次,开展执法检查25次,开展满意度测评3次,委托专门委员会听取工作报告12项,对14项政府性资金进行专项监督,督办落实审议意见92项,监督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在人大监督工作中,创新开展联动监督,联合三级人大五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瓶颈问题,丰富了人大工作的实践和理论。五年中,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就优化营商环境、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扶贫脱贫攻坚等14项工作开展联动监督,推动政府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对大气防治工作进行跟踪监督,抓住不放,促进了我市良好天气持续增多。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学前教育问题,连续几年开展跟踪监督,督促政府出台政策,促使开发商移交了254个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私立性质变为普惠性质,惠及12万多个家庭。

  一组组数字有力地证明,市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履职尽责不是仅仅依法走走程序而已,而是与时俱进,让权力的运行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决定重大事项 推动工作落实

  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人大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依法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职责。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从政治上把握大局,积极作为,共作出决议决定73项,其中实体性16项,确保了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深入到受灾严重的村庄,实地察看灾情,指导抗灾自救。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动员安排,向全市人大代表发出倡议书,捐款捐物价值2亿元。组织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定点帮扶、社区值守等一系列活动,并听取了市政府有关工作报告,及时出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为全市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法治支持。

  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是我市的迫切需要。为保护主城区公园绿地,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作出决定,将17处公园划定为永久性绿地,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这项决定的作出,标志着市人大常委会在重大事项决定工作的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大步。决议决定“脱虚向实”,大大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充分发挥了人大决定的职能作用。同时,也为县级人大行使决定权打开了思路,提供了借鉴,拓展了履职空间。

  政府每年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关乎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了把好事办好,市人大常委会把民生实事项目,提请人代会审议,交由全体人大代表表决,并在通过后作出专门决定。创新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让人大代表参与到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审议、表决、监督、问效的全过程,用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转变,增强了广大代表的成就感积极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依法选举任免 强化组织保障

  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结合,不断完善任免工作机制,探索任后监督途径,切实加强地方政权建设。五年来,先后任免市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48名,选举省人大代表105名,对15名市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和50名法官、检察官开展履职评议。

  在依法任免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认真组织颁发任命书和宪法宣誓仪式,通过庄严的仪式化表达,激励新任命人员更加尊崇和敬畏宪法,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做宪法的忠实信仰者、自觉实践者和坚定捍卫者。

  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2021年上半年启动的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选举的公正透明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做好全市县乡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提供的重要遵循和坚实保障。主任会议成员深入基层,指导县、乡人大依法开展换届选举工作,努力提高选民登记率和参选率,充分保障选民民主权利。按照市委要求,市人大常委会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市人大代表的推荐选举工作,配合有关部门严明纪律,强化监督,保证换届选举风清气正。

提升平台建设 抓好服务管理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开展工作靠代表,潜力在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尊重代表的主体地位,积极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服务和保障。坚持把“人大代表之家(站)”作为代表学习培训的课堂、联系选民的桥梁、履行职责的平台、服务群众的窗口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阵地、社会治理创新的抓手,修订完善了石家庄市人大代表家(站)建设管理办法,“家”在规范上下功夫,“站”在特色上做文章,实现了由起步到提升、由提升到转型的跨越。积极探索家(站)线上线下“双模”运行,做到了既能“面对面”,又能“键对键”。按照“保持全省先进,争创全国一流”的目标,不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形成了“五级代表都参加、三级代表为主体、干部代表作示范、基层代表更积极”的生动局面,代表履职做到了“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有创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民意有人代表、民怨有人倾听、民生有人关注、民主就在身边。省人大在全省推广我市的做法,全国人大王晨副委员长到代表之家亲临视察,给予充分肯定。正定镇人大代表之家被确定为全国人大1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家,开通了国家立法工作的“直通车”。平山县人大代表之家的经验做法,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推广。2019年7月《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定实践》。代表家(站)已成为我市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前沿阵地。“人大代表家(站)”为闭会期间的人大代表活动注入了勃勃生机,为基层民主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成为我市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让代表“接地气”、履职“全天候”,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在躬身前行。在为人大代表提供服务保障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市级人大代表履职评议,组织全市440名市人大代表到选区,向选民述职,接受评议。指导全市16000多名县、乡两级代表在届内进行述职评议,实现直选代表述职评议全覆盖。群众对述职的代表进行投票测评,并记入代表履职档案。这一做法,进一步增强了人大代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和责任,提高了选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

  人民选我当代表,当好代表为人民。五年来,广大代表满怀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度自信、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推动解决涉及民生改善的困难和问题作为履职尽责的着力点,马不停蹄地冲在破解难题的前沿,生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职责内涵。从经济发展到民生改善,从全局问题到局部问题,只要是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代表们无不深切关注、致力解决。本届以来代表提出的2915条建议,转化为“金点子”般的真知灼见。

  “让代表的建议落地有声”成为市人大常委会改进工作的不懈追求。为此,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全覆盖、动态化、台账式”工作目标,主任会议成员对重点建议分包督办,推动代表建议管理精细化,办理高效化,代表建议的办成率和满意率逐年提高。

狠抓自身建设 提高履职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履职能力。五年来,共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体学习27次,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48次,举办辅导讲座33场,参加学习培训、学习考察52次。

  做政治坚定、勤于学习、顾全大局、真抓实干、团结共事、廉洁自律的表率,这是主任会议成员始终坚持的原则。五年来,主任会议成员带头弘扬正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制度纪律,以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好的工作作风、好的工作业绩,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掀起了市人大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个新高潮。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及人大业务知识的密集培训,有效提高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三深化三提升”“三创四建”“机关效能革命”“振奋精神、改进作风、加强纪律”“抢抓重大机遇、激发内生动力”大讨论和思想作风纪律整顿等活动,持续巩固人大干部思想基础。坚持人大制度,热爱人大制度,实践人大制度,让人大制度的优势在全市发展中充分展现出来,成为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

  在吸收历届人大工作制度成果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健全完善常委会工作规则和程序,制定、修订各类规章制度70多项,并研究出台了20多个旨在破瓶颈、补短板、推动常委会工作创新发展的专项意见,使常委会制度、规则体系更加完备。

  “全国实行人民民主的范例——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展”两度更新,在石家庄市城市馆隆重开展。如今,陈列展成为了我市人大工作一张亮丽的名片,外地前来参观的客人络绎不绝。

  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折射出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次次专题调研的开展,一条条代表建议的办理,浇灌出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知责奋进的丰硕成果。省城大地上生动而丰富的实践,正是我市干部群众对于民主政治发展这一宏大命题的响亮回答,也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命力和伟大功效的最佳诠释。

  回首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任重道远。让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与厚望,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石家庄人大
视频显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