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议程
(2021年2月25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
一、听取和审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二、审查和批准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审议石家庄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和批准石家庄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与2021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四、审议石家庄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审查石家庄市2020年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2021年总预算草案,批准2020年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与2021年市本级预算
五、听取和审议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六、听取和审议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七、听取和审议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八、选举事项
九、其他事项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日程
(2021年2月25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
二月二十六日(星期五)
上午九点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式)
1.宣布大会开幕,奏唱国歌
2.听取市政府工作报告
3.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4.听取市法院工作报告
5.听取市检察院工作报告
6.表决关于接受司存喜辞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请求的决定草
案
7.表决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
8.表决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表决办法草案
十一点主席团第二次会议
下午两点各代表团审议
1.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计划报告及计划草案、预算报告及预算草案
2.市人大常委会、市法院和市检察院工作报告
3.酝酿各职候选人及人选名单草案
4.酝酿总监票人名单草案
5.推选监票人人选
(纪律学习)
晚上七点至九点各代表团审议
1.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计划报告及计划草案、预算报告及预算草案
2.市人大常委会、市法院和市检察院工作报告
3.酝酿各职候选人及人选名单草案
4.酝酿总监票人名单草案
5.推选监票人人选
七点半
(一)市人大财经委专题会议
审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计划、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二)专门委员会会议
审议代表议案等
二月二十七日(星期六)
上午六点主席团第三次会议
六点四十第二次全体会议(第一阶段)
1.表决总监票人名单草案,公布监票人名单
2.选举
七点四十主席团第四次会议
八点第二次全体会议(第二阶段)
3.宣布选举结果
4.新当选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与代表们见面
5.新当选的市人民政府市长与代表们见面
6.新当选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与代表们见面
7.新当选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与代表们见面
8.表决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部分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
下午
一点各代表团审议
各项决议草案
一点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一点半主席团常务主席会议
一点五十第三次全体会议(闭幕式)
1.表决各项决议草案
(1)表决关于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2)表决关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草案
(3)表决关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
(4)表决关于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的决议草案
(5)表决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6)表决关于市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7)表决关于市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2.市政府市长讲话
3.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讲话
4.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邢国辉讲话
5.奏唱国歌,宣布大会闭幕
(注:日程如需调整,由主席团常务主席决定)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
决议
(2021年2月27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马宇骏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市人民政府“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2021年工作部署,决定批准这个报告。会议强调,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市
人民政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和市委十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
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认真开展
“三重四创五优化”“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和“三基”建设年活动,围绕“突出发展主题、保持奋进姿态、坚持系统推进、实现良好开局”要求,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加快复产复工、复商复市步伐,努力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十四五”迈好第一步、开创新局面。
会议号召,全市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26日在石家庄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宇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力攻坚克难,负重砥砺前行,“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完成,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聚焦聚力、加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规模效益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6.4%、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0.8%,比“十二五”末增加24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0.2%。发展后劲更加充足,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9%、10.8%。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局面基本形成。
五年来,我们统筹布局、构建体系,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基本确立。“十三五”末“4+4”现代产业增加值达到2275.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1.3%;“四种类型经济”布局协调优化,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9.0∶35.7∶55.3优化为8.4∶29.4∶62.2。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深入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占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超过60%,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规上工业10个百分点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实施了中车轨道交通产业基地、瑞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由“十二五”末的17.1%提高到32.9%。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华润万象城、京东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2.3%,全市挂牌上市企业达到255家;高质量举办第四届省旅发大会和七届市级旅发大会,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现代农业提质发展,“四个农业”建设全面推进,成功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君乐宝入选全国十大新锐品牌,奶粉销量全国第一。
五年来,我们靶向施策、升级加力,三大攻坚战成果丰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推进,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并重,以刮骨疗伤的勇气,精准拆弹、精准施策,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处置取得重要成果,六个重点领域清理规范和人大“6+1”联动监督取得阶段性成效,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深化产业、就业、科技、教育、健康、消费扶贫,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4个国定贫困县全部摘帽,58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5.4%降为0。生态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气代煤、电代煤”改造130.5万户;退城搬迁污染工业企业34家,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2万余家;大气质量显著改善,全市PM2.5浓度由“十二五”末的8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8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Ⅲ类及以上比例达到60%;森林覆盖率由41.5%提高到42.2%。
五年来,我们塑造优势、赋能提质,创新高地加速崛起。创新体系更加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由458家增加到24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3850家增加到13567家;建立诺贝尔奖工作站7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340家。创新成果更趋前沿,20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协同创新更加高效,全面推进石保廊创新改革试验和高新区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吸纳京津科技成果513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59亿元,全市技术合同年成交总额突破百亿元。创新生态更加优化,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出台《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发放人才绿卡8869张,吸引3.1万名各类人才“智汇”石家庄。
五年来,我们释放活力、激发潜能,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累计压减炼铁产能119万吨、炼钢产能142万吨、水泥产能1100万吨、焦化产能365万吨;“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五年共实施755项改革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现“五十二证合一”,市场主体超过122万户,较“十二五”末翻了一番;国资监管全覆盖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争取政府债券884亿元;圆满完成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改革任务,清产核资村4151个、改制村4065个。双向开放持续扩大,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合作项目825项;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中欧班列实现图定化运营,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永久落户。
五年来,我们建管并重、突出品位,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三城同创”如期完成。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正定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石济客专通车运行,石雄高铁开工在即;西阜、平赞、津石、南绕城高速主线建成通车;建设干线公路325公里;裕华路西延、中华大街南北延、联石丰等城市主干道路建成投用,平均每年打通10条城区道路;地铁1、2、3号线相继开通,累计通车里程61.6公里。载体功能持续增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馆、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建成投用;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新建地下综合管廊68公里,城区道路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建成龙泉湖等一批特色公园,新增绿地近900公顷。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主街主路水洗机扫率实现100%;“八区一县”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主城区集中供热和清洁取暖率达到100%。县城建设增比进位,省级以上园林县城实现全覆盖;正定古城风貌全面恢复;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成功创建3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市42个村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滹沱河修复工程顺利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滹沱河生态蓝图正在成为现实。
五年来,我们顺应民心、关注民情,民生福祉大幅改善。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以上。就业优先落地生效,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5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社会保障不断提高,实现全市常住参保人口全覆盖,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比“十二五”末提高53.2%、113.3%;积极跟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112个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6%,在全市实行免费产前基因筛查。改造老旧小区1187个,完成棚户区改造10万套;“红色物业”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惠及1951个老旧小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创建普惠性幼儿园735所,收回居民住宅项目配套幼儿园256所,22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学区改革深入推进,参与试点学校达到6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深化“四医”联动改革,主城区实现城市医疗集团全覆盖,市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等4所医院建成开诊;石家庄大剧院、丝弦剧院、市滑冰馆等文化体育设施相继投用。社会治理卓有成效,信访工作实现“五个下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连续三年在全省排名第一,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退役军人服务管理走在全省前列,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民防空、气象地震、援藏援疆、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慈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巩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双创双服”“三深化三提升”“三创四建”活动,主动服务全省“三件大事”,大力开展“双问计”和机关效能革命,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42件,政协委员提案2471件,按时办结率保持100%;市政府公开电话累计受理群众来电637.6万件,诉求解决率达到90%以上。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和“十三五”规划三个收官之年,我们经历了抗疫大战和发展大考,在石家庄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其难忘。一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保持战略定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935.1亿元,同比增长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55元,同比增长5.5%,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翻番”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605亿元,同比增长11%,居全省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2.2%;实际利用外资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3.1%;进出口总值1341.1亿元,同比增长14%,占全省的30.4%;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43%,“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实现。坚持“四个不摘”,健全防返贫机制,“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脱贫质量成色更足。截止2020年,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1.6亿元、产业扶贫资金21.5亿元。
(二)发展主攻方向更加明确。“4+4”现代产业、“四种类型经济”规模效益持续提升,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成为助推全市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城市经济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总体规模达到3709.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67.3%;区域经济五大功能区集聚效应显现,形成特色产业集群26个,其中营业收入超百亿的达到6个;园区经济高端支撑作用不断加强,省级以上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79.2%;生态经济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
(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围绕“4+4”现代产业,打出“线上+线下”招商引资组合拳,举办京石创新产业合作对接会、石家庄市(深圳)数字产业合作对接会等专业特色招商活动,全年新增签约项目850项。深入开展“精准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活动”和“项目手续办理攻坚活动”,391个省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220.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3%。
(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预计达到2.87%,持续领跑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96家。新建省级各类创新平台88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31家、市级众创空间11家,新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支持与京津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3项。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57项,争取国家级科技项目34项、省科技计划222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95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15亿元。
(五)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完成“双代”改造任务12.09万户,基本实现平原地区冬季取暖散煤清零。石钢公司主产区关停、新厂区投产;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36家,整治完成重点VOCs深度治理企业30家;对新排查出的104家“散乱污”企业,均已进行改造提升或取缔。全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8%,全年大气优良天数达到205天,为8年来最好成绩。大力开展河流生态修复,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60%。稳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栾城区、赵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完成总体验收。
(六)城市建设水平稳步提高。中央商务区金融北区全面开工建设,规划展示中心建成使用。解放大街东半幅和平路以北、槐安路西二环立交等工程顺利竣工,打通汇丰路、永壁西街等10条城区道路;荣获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称号。棚户区改造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成功入选全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在建被动房和累计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均位居全省首位。实施中华大街、联石丰、火车站周边等重点区域景观整治工程,创建美丽街区27个、精品街道23个,排查整修42条道路30万平方米,建成停车位14.8万个,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民族路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12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之一。
(七)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新增高标准农田26.3万亩,建成92个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片,粮食总产同比增长2.6%,保持在84亿斤以上。生猪存栏达到196.2万头,同比增长9.1%。一二三产加快融合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6家,建成省级生态休闲示范区12个。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厕所改造提升22.3万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覆盖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达到98%。
(八)民生事业得到全面加强。全市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839.1亿元,同比增长8.9%,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8.6%。省20项民生工程、市10件民生实事顺利实施,兑现承诺。成功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有力促进创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2.84万人。全年核定减免企业养老保险费43.94亿元;城乡低保标准比2019年分别提高14%和19%;京津30家优质医疗机构纳入我市医保定点范围。新改扩建主城区中小学幼儿园23所,省级示范高中达到50所,石家庄信工学院新校区顺利搬迁入住高教园区,职教园区入驻学校在校生规模超过3万人。大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创建和县域医联体建设,市县乡诊疗信息互通共享工作和智慧医疗建设成效显著。
各位代表,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四早”要求,筑牢“三道防线”,坚持“三个关口前移”,全力打好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深入开展“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及时出台全市支持企业发展16条、支持服务业发展27条等一系列措施,发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贷款1798.47亿元,全年减税降费260亿元,发放消费券1.06亿元,有效减轻疫情冲击。
特别是面对今年的突发疫情,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全面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和孙春兰副总理要求,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组直接指导下,省委书记王东峰每天调度,省长许勤坐镇指挥,外省市、省直部门、兄弟地市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全市人民勠力同心、连续作战,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迅速启动扁平化抗疫指挥体系,建立完善“六平台一中心”疫情防控信息化系统,压实“四方责任”。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做到了应检尽检。深入流调溯源,做到了应调尽调。扎实做好隔离观察,做到了应隔尽隔。千方百计救治患者,坚持“四集中”“四个一”原则,组建由重症、呼吸、心理等专家组成的多学科诊疗团队,不惜一切代价精心治疗。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全域消杀工作,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实现消杀无死角、全覆盖。适时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和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管控策略,细化管控单元,坚决遏制疫情对内扩散蔓延、对外输入输出,用心用情用功做好住院患者、隔离人员和居家观察人员管理服务,物资保供有力有序,城市运行有条不紊,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在这场同疫情较量的殊死战斗中,数万名医务、防疫工作者,白衣执甲、火线逆行、冲锋在前、义无反顾;数十万基层工作者、志愿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各行各业劳动者,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社会各界,群策群力、捐资捐物;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工程建设者,不辞辛苦、传递温情;9个省市15支医疗队,驰援我市、鼎力支持、无私援助;一千多万市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顾全大局、共克时艰,涌现出李瑞芝、李献忠、肖跃民、张吉强、高喜元、王新芳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共同奏响了一曲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抗疫壮歌,生动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汇聚起防控疫情、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激励我们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奋进的姿态,全力以赴建设好这座人民的城市!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抗击疫情作出无私奉献、辛勤努力和卓越贡献的所有工作者和同志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来取得的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石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中直、省直驻石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石家庄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客观审视自身,我市综合实力还不够强,营商环境还不够优,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此外,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新冠疫情冲击影响,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增速低于预期。对此,我们将正视问题,直面挑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石家庄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争先进位的关键五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会发展,我市“4+4”现代产业和“四种类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为“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和有利条件。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格局重塑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在区域竞争中抢先一步、走在前列,不断开创“现代省会、经济强市”新局面!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以“4+4”现代产业统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四种类型经济”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以自贸区正定片区引领省会高水平开放发展,以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引领省会高水平创新发展,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根据《中共石家庄市委关于制定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制定了《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改革开放步伐显著加快、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显著进步、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社会治理能力显著加强;到203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现代省会、经济强市。
实现以上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系统观念,高标准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科技中心地位、产业发展能级、城市发展魅力,全力推动石家庄“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升。主要突出八项战略任务:
(一)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上实现新提升。实施科技强市行动,瞄准我市战略必争领域和前沿方向,优化整合科技资源,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技术创新平台,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到2025年市级以上创新平台突破1000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加速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企业创新主体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000家以上。推动区域协同创新,聚焦提升省会创新战略地位,加强与京津协同合作,密切市县联动,落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形成高层次双向开放创新新格局。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构筑具有高度竞争力、辐射力、引领力的创新人才战略高地,“十四五”期间招引高校毕业生38万人以上。
(二)坚定不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发展质量效益上实现新提升。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统筹发展“四种类型经济”,做大做强“4+4”现代产业,增强高质量发展系统性,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冀中南拓展区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不断增强城市创新力、承载力和竞争力;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形成融合创新、协同合作、自我赋能的发展新态势;提升发展园区经济,推动园区向现代化、国际化、科学化发展;培育发展生态经济,推进“四个农业”建设,加快实现“绿”和“利”的双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石家庄智造”工程,加快发展软件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经济核心引领产业,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中国数字新城,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开展质量强市行动,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生物医药健康、现代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迭代升级,打造中国健康城、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到2025年,形成5个千亿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2%以上。
(三)坚定不移扩大内需畅通循环,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实现新提升。构建区域双循环重要枢纽,瞄准强大国内市场需求,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投资创造新需求,切实发挥有效投资关键性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加大投资补短板、强弱项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推动供给结构持续优化,促进生产和消费双升级。全面促进消费扩容升级,大力完善消费设施,分层次建设城市中心商圈、区域商圈和社区便民商圈;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不断创新消费模式;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深度挖掘内需潜力,全面增强内需动力,打造新兴消费中心城市。壮大现代商贸流通产业,推进线上消费能力和线下生产能力深度融合;强化现代物流支撑,统筹推进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加快融入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到2025年现代商贸物流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增强发展动力活力上实现新提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深化“放管服”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改革和农村改革;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深化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高水平建设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加快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入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积极推动空港、陆港和海港联动发展,促进外贸外资提质增效;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先进地区,深化拓展国际友城交往,提高利用内外资水平,“十四五”期间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以上。
(五)坚定不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在打造现代化都市圈上实现新提升。科学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按照“全域统筹”“多规合一”思路,高标准、高质量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功能分区,构建“一核一环一山一水一特色”的产业空间协调发展格局;完善城镇体系,实施县城建设品质提升行动,培育特色小城镇和特色小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主城区形象品质;明确城市发展主方向,将正定建成省会最具活力、最有魅力、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的高质量发展策源地;加快新三区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步伐,实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交通网络,完善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为主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形成都市圈内部轨道交通网络,建成国家级重要交通枢纽,打造“轨道上的石家庄”。统筹县城、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六)坚定不移系统治理生态环境,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实现新提升。持续深化污染防治,大力度推进大气污染区域治理,着力解决煤电企业围城问题;强化水污染流域治理、土壤污染属地治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4%,全域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55%,全市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2%左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开展矿山修复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2.7%以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强化资源高效利用,到2025年全市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比例达到95%以上。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过程生态监管局面。
(七)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实现新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实衔接过渡期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防控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全面转向乡村振兴。稳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妥善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重点群体就业等突出问题,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水平,到202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超过45万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住房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高等教育,到2025年新增优质示范幼儿园100所,新建普通高中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达到62所,职教园区跻身全国一流行列,高校园区建成投用,把石家庄打造成河北省高质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健康石家庄,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建设一批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推进体育强市建设,谋划建成一批体育场馆,构建高水平、全覆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到2025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到70%以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增多做强市场主体,积极培育新型业态,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坚定不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落实国家安全战略,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化社会治理改革,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筑牢安全发展底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社会治理整体性和协调性,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强化安全生产,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和社会矛盾调处体系,推动扫黑除恶工作机制化常态化,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开创平安石家庄新局面,为改革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三、2021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和“三基”建设年活动,围绕“突出发展主题、保持奋进姿态、坚持系统推进、实现良好开局”要求,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加快复产复工、复商复市步伐,确保“十四五”迈好第一步、开创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重点做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筑牢高质量发展防线。当前我市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不确定性风险仍然存在,必须坚持科学化防控、强调人性化管理、树立系统化思维、善用信息化手段,慎终如始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坚决内防反弹、外防输入、严防输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压实“四方责任”,做好联防联控。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社会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科学佩戴口罩、减少人员聚集、主动亮码出行,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扎实开展基础性排查和发热门诊监测,加强人群和环境检测,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加强涉疫重点人群心理服务,积极开展心理评估、疏导和干预,维护公众心理健康。
建立快速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疫情,迅速启动战时机制,激活1+N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全面开展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康复管理和消毒消杀等各项工作,整体谋划、系统推进。根据疫情形势变化,适时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分区分级细化管控单元,实施差异化精准管控策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加大传染病医院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强三级医院传染病房建设,启动市属医院普通病房改造计划,抓好人才梯队建设培训。夯实基层基础,配足配强医护、应急设备,着力推动乡村(社区)一体化管理“十统一”建设,加强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四早”能力,发挥好基层卫生机构“哨点”作用,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二)聚力产业提质增效,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围绕壮大“四种类型经济”,做大做强“4+4”现代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振兴优势产业。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推动13所、54所的战略合作项目落地产业化,扩大微波射频、智能传感器等技术优势,做大通讯设备、集成电路等高新产业。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突破发展,做强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实现从零部件向整机制造的转型。增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竞争力,加快建设石药重组蛋白医药产业园,构建更完善、更有韧性的产业链,打造生物医药名城。提升现代商贸物流业能级,推进不同层次商圈、特色街区和示范物流园区建设,建设商贸物流枢纽中心城市;办好正博会、航博会等重点展会,引进一批知名品牌展会,提升会展经济水平。202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
壮大潜力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依托中央商务区、自贸区正定片区等重点区域,引进外资和总部型金融机构,加速形成金融聚集区;建立企业挂牌上市辅导合作机制,力争年内企业挂牌上市20家以上。加快发展旅游业,推进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做好正定古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发展科技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支持研发服务、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企业发展,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文博文创产业发展,打造全省最具活力的文化创意之都。创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开展环境检测技术研发和服务,高标准建设先河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培植生态经济新增长点。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
培育数字经济。高标准建设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新型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与软件服务、物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区块链应用等新产业,年内入驻企业达到50家以上,打造千亿级园区。实施数字“千项智改、千企提质”工程和企业上云计划,抓好5个以上数字产业化重点项目,年内力争1000家以上企业上云。充分发挥数博会永久举办地优势,建设全国数字应用先进城市。
改造传统产业。以化工、纺织等产业为重点,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计划和千项技改工程,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培育一批国家“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年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00家以上。落实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方案,制定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全国百强县培育工程,新增一批强县立县的特色产业集群。
做强产业园区。持续发挥石家庄高新区、经开区带头示范作用,把好“亩均效益”关,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园区能级,放大托管效应,探索实行以国家级开发区或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的“一区多园”组合联动发展,力争更多园区进入千亿级行列。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四证齐发”模式,拓展“标准地”改革试点范围。
(三)大力促进科技创新,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汇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以创新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组织专业院所对我市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提供决策支撑。实施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计划,鼓励企业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年内新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以上。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集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竞争新优势,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700家以上,形成企业科技创新梯次矩阵。
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抓住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健全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落实攻关任务“揭榜挂帅”制度,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积极实施“人才绿卡”升级版,持续推进“海石计划”,引进一批“高精尖缺”创新团队和国际一流人才;举办“石家庄人才日”系列活动,健全人才住房保障制度,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共建共享产业基地、基金和技术联盟、市场;以各级各类高新区、经开区为重点,建设一批协同创新试验园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完善提升石家庄科技大市场功能,用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速度。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120亿元。
(四)倾力推动内需扩张,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良性循环。
实施消费扩容升级行动。制定出台促进居民消费的具体措施,稳定汽车、装修等大宗消费,发展旅游、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消费,促进消费增长。拓展新型消费,抓好电商直播带货,扶持壮大一批电商平台、网络旗舰店。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实施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完善城市商业设施网络,加快布局免税店、进口商品展示中心,深度打造夜经济、特色风情街区、特色餐饮名片。2021年,网络零售额增长12%以上,新建便民市场15家,培育配送示范企业30家、重点物流配送中心10个。
实施项目建设提速行动。继续开展招商引资月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洽谈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谋划建设一批具有战略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力争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统筹安排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推行项目联合审批专班和土地组卷报批专班制度,全力为项目建设提供政策、土地等方面支持;持续加力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海康威视石家庄科技园、华创生物基因检测中心等产业项目,年内352项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47亿元,确保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
实施基建投资助推行动。围绕“两新一重”,加快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新型基础设施承载力,筑牢城市数字底座。积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加强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管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五)致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坚持以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以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
持续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抓好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建设,打造10所乡级、100所村级标准示范行政综合服务中心(站),基本实现政务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规范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等地方金融组织经营行为,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积极扩大双向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依托冀中南智能港,加快推进石家庄国际陆港建设,实现中欧、中亚和海铁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营。推进自贸区正定片区建设,年内推出2项以上全国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发挥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开放平台作用,支持建设1-2家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招引国内外知名平台企业落户经营。着力完善口岸服务功能,年内确保进口药品口岸和国际邮件互换局通过国家验收并有效开展业务。加快建设服务贸易创新城市,积极发展服务外包,稳住外贸基本盘。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均增长5%左右。
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今年市政府将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核心工作,研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营商环境十大专项行动,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建设市场主体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适应市场规律、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六)强力实施污染攻坚,优化高质量发展环境。聚焦防治重点领域,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继续打好攻坚战,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制定“退倒十”方案,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优化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结构,大力度压煤、减排、控车、抑尘;摸清全市碳排放底数,科学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为做好碳中和工作奠定基础。扩展“双在线”监控平台建设,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规范年活动,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差异化精准治理,严禁“一刀切”。
深化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排污口溯源整治,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组织开展国考断面达标整治行动,在洨河、汪洋沟、滹沱河及白洋淀上游流域建立应急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控地下水污染,确保安全利用率100%。
强化生态系统修复。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矿山修复103处,修复治理面积13398.6亩。高标准开展国土绿化工作,完成营造林50万亩。大力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持续开展自备井关停工作,实施农村生活水源置换项目,争取河道年生态补水5亿立方米。推进重要水源地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平方公里。
(七)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打造高质量发展载体。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城市能级,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加快规划编制工作。牢牢把握省会功能定位,高质量完成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着力解决城市缺乏天际线、基本功能配套不完善等规划历史欠账。加大规划管控力度,科学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优化主城区功能分区和空间格局,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和高效利用。统筹市域城镇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布局科学、产业协同、服务均衡、共促共融的省会城市核心圈。
强化交通枢纽地位。加快石雄、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建设,推进石衡(衡昔)、石忻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抓好津石高速、南绕城高速收尾工程,加紧实施正繁公路辖区路段88公里干线公路建设,加快省道S339等绕城公路建设,打通华星路(中华大街-新胜利大街)等10条城区道路,畅通省会交通内外循环。全力推动地铁工程建设,确保3号线一期东段、二期上半年开通运营;谋划市域(郊)铁路建设,逐步完善轨道交通网络。
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大力推进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加快文旅中区7家铁路单位征迁及金融北区中车、铁路回迁楼建设工作,启动正太饭店修缮加固、解放纪念碑广场建设等工程,加速打造城市客厅,加快创建石家庄城市名片、城市品牌。高标准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完成老旧小区整治任务645个,改造老旧管网120公里以上,加快推动管线入廊,持续有力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高效盘活利用停产搬迁企业闲置用地、闲置厂房,利用棉一、棉二和华药老厂区建设文化科创园。加强“城市双修”工作,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建筑75%和公共建筑65%节能标准。加快滹沱河生态修复三期工程建设,完善配套设施,确保6月底前主体完工。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做好城市主干线的改造提升,年内完成美丽街区、精品街道创建20个以上。扎实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年内新增停车位3万个。大幅增加城市绿量,新建街旁游园10万平米。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做好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和住房保障工作,整顿租赁市场秩序,妥善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有效整合城市生产要素资源,向市场要效益。
加速县城扩容提质。以创建“文明城、园林城、森林城、卫生城、洁净城”为抓手,持续开展县城建设品质提升,打造一批“独具特色、靓丽多彩、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美丽新县城。平山、新乐做好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准备工作,赞皇、行唐、无极力争通过国家级园林县城考核验收。统筹推进旧县城更新和新城区建设,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县城承载能力。分类推进中心镇特色化发展,年内每县(市、区)重点培育至少1个特色小镇。
(八)合力推进乡村振兴,巩固高质量发展基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粮食种植面积达到66.4万公顷,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粮食产量保持在84亿斤以上。稳定畜禽生产,生猪产能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实施现代种业发展行动,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种业品牌。巩固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果,发展“四个农业”,年内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农业园区标准化覆盖率达到100%。加快奶业强市建设,支持君乐宝、三元等乳品龙头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争创国际知名品牌。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筑风貌提升“四大行动”,做好“空心村”治理验收巩固提升工作。继续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厕所10万座,完成176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因地制宜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探索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年内新发展家庭农场600家、农民合作社300家、农业托管服务组织200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设置5年政策过渡期。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实现搬迁群众从“村民”到“居民”的全方位转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深化产业、就业、科技帮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九)竭力惠民利民安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坚持民生优先,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努力使广大群众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社会和谐度。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2.5万人,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加大援企稳岗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稳定就业总量;加大自主创业扶持力度,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升就业质量;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积极开展失业保险扩围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年内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员分别达到242.4万人、375万人、190万人。做好低保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兜底养老服务能力,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以上。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新创建市级普惠性幼儿园30所。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主城区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9所。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省级示范性高中达到56所,启动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四期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市属高职院校与汇华学院、四方学院的合并转设,延伸职业教育培养中高本链条,加快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推进健康石家庄建设。启动实施市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1+5”提标扩容工程,实现跨院就诊居民电子健康码“一码通行”,全面提升智慧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联体建设,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高质量紧密型医联体,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更新医疗设备,强化医护人员培训,加强公开招录和定向培养,加快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开展国医堂提质升级工作,年内打造50个高水平国医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动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精心打造“一月一名剧”演艺品牌,组织好“彩色周末”系列文化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主题,编创文艺精品。加快市博物馆新馆等文化场馆建设。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办好市第三届冰雪运动会,完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00处。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加快推进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构建富有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排查整治,巩固拓展6个重点领域清理规范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扎实开展信访维稳攻坚行动,全力化解重复信访积案。更高标准建设平安省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统筹做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消防、森林防火等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推进全市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加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入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广电、外事侨务、人民防空、气象地震、援藏援疆、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各位代表,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困难越要保障基本民生。我们将继续滚动实施省20项民生工程和市10件惠民实事,让共享发展的主题更加鲜明,人民幸福的底色更加浓厚!
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进入新阶段,肩负新使命。我们要用工作体现忠诚、用发展体现担当、用成效体现落实,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以高质量发展成效诠释忠诚、干净、担当。
(二)践行宗旨为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守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在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汇聚人民力量,尊重人民意愿,回应人民关切。真心实意对待人民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办实事、解民忧,让群众有更充分、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依法行政守规矩。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履行职责,带头学习宣传、遵守维护民法典,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审计监督。深化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智库作用,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强诚信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担当作为抓落实。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勇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少讲不能干的理由,多想怎么干的办法。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自觉补课充电,进一步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认真落实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为实干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营造敢作敢为、善作善成的良好氛围。
(五)勤政廉洁树形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团结就是力量”专题学习活动。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坚决惩治各种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违纪必究,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担当善为、拼搏竞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而努力奋斗!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2021年2月27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会议同意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决定批准这个纲要。会议认为,“十三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决战决胜三大攻坚战为抓手,以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为奋斗目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
个新台阶。
会议强调,到2035年,石家庄将与祖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省会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的关键五年。纲要确定的“四高”、“两城”、“四前列”发展目标,符合石家庄实际。完成“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对于我市实现经济社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指出,全市上下要清醒认识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性,深刻领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性,准确把握我市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的系统性,凝心聚力,勇于担当,扎实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会议要求,要认真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以“4+4”现代产业统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四种类型经济”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以自贸区正定片区引领省会高水平开放发展,以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引领省会高水平创新发展,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1年2月27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综合代表们的审议意见进行了认真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我市2019年已经实现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较2010年实现翻番,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9∶35调整为8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6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8以上。2020年,“4+4”现代产业增加值达到227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55元,年均增速为8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成功实现翻番目标。585个贫困村和4个贫困县摘帽出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3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牢牢控制在4%以内,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70万人、378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8052元、4842元。完成棚户区改造10万套,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近75亿美元,地铁累计通车61公里,PM2浓度下降8%以上,2020年下降到5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达到205天。森林覆盖率达到42
二、“十四五”规划指标安排情况
纲要共安排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转型、安全保障五大类23项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13项、约束性指标10项。提出了到2025年全市生产总值年达8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000亿元、年均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等规划目标;到
“十四五”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个,地下水压采量累计0亿立方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达到省要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4亿斤以上,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标准煤等规划目标。
三、审查意见和建议
“十三五”期间,市人民政府及各部门积极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新变化,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决战决胜三大攻坚战为抓手,以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为奋斗目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改革开
放不断深化,民生保障持续加强,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社会治理扎实推进,首善省会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滞后,区域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统筹,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改革开放有待进一
步深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任务艰巨,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存在短板。对此,市人民政府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市人民政府提请本次大会审议的«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确定了我市发展的远景目标,到2035年石家庄将与祖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可行,政策举措
有力,符合中央和省、市委«建议»精神及我市实际。建议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继续融入和服务全省“三件大事”,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五年,也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的关键五年。市人民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和特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全市各项事业建设的新局面。为此,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服务“三件大事”、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抢占新时期区域战略制高点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围绕交通互联互通、生态联防联治、产业协同共赢、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强化政策协同、深度融合,在对接服务京津中加快高质量发展。要全面支持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建共享、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共生,深度对标借鉴雄安社会民生、城市管理、人才机制和社会治理等先进经验,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紧紧抓住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大机遇,以扩大冰雪消费规模为重点,不断丰富冰雪产品与服务供给,促进冰雪关联产业融合发展。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通过深化改革努力破除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流通障碍,进一步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
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高水平建设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稳外贸稳外资,加大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先进地区对接合作,拓宽城市创新发展空间。
(二)强化创新驱动、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开展科技强市行动,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打造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要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市、质量强市,加快发展“4+4现代产业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系统开展质量强市行动。要坚持把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加快数字石家庄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以数字经济赋能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高端打造中国数字新城。要高质量统筹发展“四种类型经济”,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提升发展园区经济,培育发展生态经济,不断集聚高端资源要素,促进产业转型
升级。
(三)加快省会建设、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层次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大做强省会,全力打造正定发展新引擎,全面提升主城区形象品质,加快新三区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增强辐射带动力,打造以省会为引领的现代化都市圈,融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为引领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全面改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形成以工促农、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发展关系,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要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继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升城镇能级,完善城镇体系,以人为核心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统筹生态、文化、社会、民生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深化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筑牢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美丽省会。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落实国家安全战略,深化社会治理改革,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切实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稳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快补齐各领域民生短板,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的决议
(2021年2月27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石家庄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同意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石家庄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2月26日在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赵建林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石家庄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提请市第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坚持“两手抓”“双胜利”,全力落实“六稳”“六保”政策举措,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经济运行稳定恢复,主要指标回升向好。年初确定的31项指标中,22项指标完成目标任务,9项指标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
(一)防疫情、促发展,经济运行逐步回升。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科学组织精准救治,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输入病例零扩散
”,得到国务院工作指导组高度评价,我市成为全国感染率最低、复工复产复市最快、活力秩序恢复最好的特大城市之一。科学有序推动经济复苏。分区分类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企业健康发展“16条措施”,开展“千企帮扶”,全力解决企业用工、物流和生产要素供应,强力推进复工复产。我市“打出金融‘组合拳’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经验做法被国务院通报表扬。上半年经济增长实现“由负转正”,全年生产总值增长3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制定出台系列“降成本、保运营”措施,全市新增减税降费260亿元,减免各类房租1亿元;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的21家企业提供贴息贷款19亿元,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与8家合作银行累计签约专项信贷额度4190
亿元,已投放2792亿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开展企业包联帮扶,协调解决企业难题2000多个,我市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考核中位列第一,获评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全市新增内资市场主体18万户,万人拥有量达到1154户,均居全省首位。
(二)抓创新、谋转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继续增强,预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96家,新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88家,数量均居全省第1;9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产业转型持续加速,滚动实施107个重点技改项目,经开区列入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无极县列入省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年新增上市挂牌企业33家,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达到370家;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万亿、贷款余额1万亿,存贷款规模领跑全省;«石家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基本完成;成功举办第六届、第七届旅发大会,旅游业总收入实现684亿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实现“十七连丰”,总产量达470万吨;畜牧生产加快发展,新建扩建生猪养殖场80家,完成智能化牧场改造66家;赞皇县开工建设全国首家全智能化未来家庭示范牧场,平山苏家庄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三)促消费、稳投资,内需拉动继续增强。消费需求加速回补。全市商贸流通企业线上下单量、线上销售额增长30%以上,网络直播带货成交金额达7亿元;充分发挥消费券撬动作用,累计发放消费券1亿元,带动消费约20亿元。有效投资合理扩大。围绕“两新一重”,加大项目谋划储备,谋划包装项目502个,总投资4476亿元。
抓住国家政策红利,66个抗疫国债项目争取资金23亿元,106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争取资金18亿元,省代发我市地方政府债券318亿元。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开展“精准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和“项目手续办理攻坚活动”,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联,组织一站式审批专班,全年举办4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91个省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220亿元,新开工项目140个,竣工65个。
(四)强功能、提品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交通路网更加完善。地铁运营里程达61公里,津石高速、南绕城高速开通运营,我市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城市建设有力推进,全年维修道路58万平方米,332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工,被动房建设全国领先,供热、燃气、供水等老旧管网改造完成539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完成172公里,主城区和县城市政排水雨污合流制管道基本“清零”,市内区和正定县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19个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3859个村庄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动态新增的175户危房改造任务圆满完成;全年完成厕所改造提升20万座;藁城岗上镇杜村被评为全国首批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
(五)建机制、优服务,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审批改革持续深入,市级行政许可精简为236项,287个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728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19504项政务服务开通网上办理;推出31类“一件事”服务套餐,高频审批事项实行“一次告知、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次办好”。自贸区建设加快推进,成立自贸区研究院,完成创新试点任务47项、创新清单任务162项,我市获批国家级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进口钻石口岸获得批准。出台综试区建设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在第四批24个综试区中,最先拿出实施方案。中欧班列实现图定化运行和双向运
营,月开行量可达12列以上。招商引资强力推进。在全省率先举办网络签约会,实施党政领导外出招商、部门联合招商。强化外资企业服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增长13
(六)补短板、强弱项,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持续开展教育、科技、产业扶贫和医疗救助,顺利实现4个贫困县摘帽、585个贫困村出列、2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5降为0。全力稳就业保就业,推进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累计发放补贴2亿元,惠及61万人。全年新增城镇
就业12万人,全省第一。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统筹推进大气、水、土等重点领域治污,优良天数达到205天,比去年增加31天。劣Ⅴ类水体全部消除,辖区内主要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营造林114万亩,新建提升绿地396万平方米。3207种药品纳入医保系统,京津30家优质医疗机构纳入我市医保定点范围,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棚户区改造开工12491套,成功入选全国2019年度“棚户区改造十大激励支持城市”,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同时,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尽管我市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供应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一是部分指标低于预期。2020年生产总值、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等指标分别低于计划增速2个、2个、4个、12个和24个百分点,全体、城镇、农村居民收入指标分别低于计划增速1个、3个、0个百分点。二是需求下降导致经济循环受阻。居民非必需品消费等因疫情冲击受到严重抑制,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大幅下滑,同比下降25%以上,消费增长受到制约。由于企业经营困难加大、订单减少,我市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降,加之我市投资基数较大,导致投资增长压力不断加大。三是行业企业运行困难较多。
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特别是生活性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最大,不少中小微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停产关闭等情况,存在企业破产增多的可能。四是公共卫生和应急体系短板凸显。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体系不完善,监测预警和应对能力不足,县镇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五是社会民生领域面临较大挑战。稳岗稳就业难度加大,部分劳动者工资收入降低,居民增收难度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仍然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养老、托育、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也还存在一
些不足,比如,疫情防控政策协调协同还不够,有的政策存在碎片化、条块化问题,现代化治理手段和治理能力有待优化和加强。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安排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
“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要求特别是王东峰书记对石家庄工作的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十届十次、十一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落实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升总体要求,突出“八聚焦、八提升”战略重点,大力发展“4+4”现代产业和“四种类型经济”,确保圆满完成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综合研判国家、省、市发展形势、分析增长动力、兼顾发展需要和可能的基础上,提出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生态环保、民生福祉类指标完成省定任务,并力争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成绩。
三、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2021年,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突出发展主题、保持奋进姿态、坚持系统推进、实现良好开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做好九方面工作。
(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生产生活早日回归正轨一是坚决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汲取本次疫情防控经验教训,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理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对出院患者做好医学观察、跟踪随访、恢复期康复工作;完善社区(农村)防控措施,稳妥做好疫情善后工作,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落实“四早”要求,完善并及时启动相关防控预案,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做好外防输入各项工作,密切跟踪和分析全球疫情走势,快速精准识别和管控风险源、风险点,加强入境,尤其是航空口岸卫生检疫,确保不出现盲点、疏漏。二是分区分级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及时推出一系列对冲纾困政策。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积极帮助解决企业用工、物流、资金和原材料、零部件供应问题,全力保障城乡道路、公共交通畅通,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应急纾困服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加强投资项目远程审批服务,做好用工、土地、资金、用能、环评等方面保障,及时帮助解决重大项目复工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同时,及时解读形势和政策,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市场主体发展信心。三是强化保居民就业和民生兜底。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援企稳岗作用,鼓励受疫情影响企业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待岗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密切关注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状况和用工需求,通过“点对点”运输等方式引导农民工有序返岗复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平台作用,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企业开复工信息,开展网上招聘。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实施救助帮扶,及时启动社
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一是培育数字经济新引擎。加快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围绕人工智能、量子通讯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落户一批数字产业研究院或技术创新联盟,入驻企业50家以上。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步伐,实施“千项智改、千企提质”工程,打造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加快构建数字城市应用场景。发挥数博会永久举办地优势,打造我市数字经济名片。二是实施主导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鹿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继续推动13所、54所战略合作项目落地产业化,扩大微波射频、智能传感器等技术优势,做大智能显示、通信装备、集成电路等高新产业。生物医药,打造细分行业和市场领军企业、单项冠军,加快建设石药重组蛋白医药产业园建设,推进抗体、疫苗、多肽药物等生物药品产业化,推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向千亿级规模迈进。先进装备制造,培育壮大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业,从零部件向整机制造转型。节能环保,聚焦京津冀区域节能环保需求,大力发展环境监测、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等产业,高标准建设先河环保产业创新中心,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三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现代商贸物流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尽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楼宇经济产业链。加快新媒体电商直播示范城市建设,办好正博会、航博会等大型展会,加快引
进一批知名展览、重要会议、重大赛事,壮大会展经济规模。立足现代商贸物流资源,打造物流枢纽城市和示范物流园区,积极推进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金融业,加强与省监管部门、中介机构联系,建立企业挂牌上市辅导合作机制,力争年内企业挂牌上市20家以上。依托自贸区正定片区、桥西金融创新开发区、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区域,引进外资和总部型金融机构,统筹推进金融聚集区建设。充实地方金融监管力量,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大重大金融风险点处置化解力度,维护金融稳定。旅游业,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办好第八届、第九届旅发大会,做好正定古城5A级景区创建,繁荣发展旅游经济。科技服务与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对接承接京津技术转移,大力发展研发服务、创业孵化、
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支持文化与科技、金融、设计等融合发展,打造全省文创之都。
(三)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第一动力的支撑作用一是做多做强创新主体。支持领军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激励企业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实现突
破。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建立重点企业数据库,形成“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构建良性循环发展格局。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00家以上。二是做大做活创新平台。发挥诺奖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作用,加大科技创新开放力度,聚焦“卡脖子”
技术和成果转化需求,争取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实现更多从“
0”到“1”的突破性成果。加大对科技企业孵化的支持力度,积极构建“众创空间—
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年内新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三是做优做特创新生态。探索实施“人才绿卡”升级版,优化市属高校和职业教育学校专业学科设置,用好职教园区、高校园区等承载平台,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深化科研单位改革,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
制度,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四)多措并举扩大内需,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是实施投资提质行动。围绕
“4+4”现代产业和“四种类型经济”,继续开展“招商引资月活动”,力争引进
一批高投资、高效益、强带动的大项目、好项目。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升级加力”行动,重点抓好海康威视石家庄科技园,华创生物基因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统筹安排项目集中开工和观摩拉练活动,大力推广项目联合审批专班和土地组卷报批专班经验做法,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正面清单制度,为项目早开工提供支持。二是实施消费升级行动。创新消费方式方法,针对不同层次需求,进一步提振实体消费,稳定汽车、石油等大宗消费,加快旅游、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发展通航服务、钻石加工、跨境电商等高端新型消费业态,合理增加公共消费,促进消费增长。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做优做强特色风情街区和“夜经济”街区,加快社区便民商圈和县域商贸设施建设,挖掘县乡消费潜力,不断提高供需之间
的匹配程度,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三是实施环境创优行动。依法有效加强监管,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推进信用示范城市创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实省百事通“一件事”服务套餐,年底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社保卡申领、户口迁移等74项事项异地办理。加大精准
帮扶企业力度,及时有力推出政策措施,落实纾困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五)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发展要求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配置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一企一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通过脱钩划转、委托监管、依法退出等方式,将市属国有企业纳入集中统一监管体系。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依托冀中南智能港建设石家庄国际陆港,提高中欧、中亚和海铁联运
班列常态化运营频次,加快优势产能和装备走出去。提升自贸区正定片区建设水平,支持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抓好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综合保税区等重点平台发展,用足用好第五航权、A类低空飞行服务站、金伯利钻石指定口岸等政策优势,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化国际友城交往,加强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全年进出口总值增长5%左右。
(六)加强污染精准治理,切实改善提升生态环境一是积极调整能源结构。进一
步压减煤炭消耗,积极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综合利用。保障我市主渠道天然气
气源稳定供应,加快国家干线管网和市、县支线管网的规划建设。推进光伏平价竞价项目建设,力争提前并网运行。做好重点热电和电网项目建设工作,确保全市电力安全运行。摸清全市碳排放底数,科学制定碳达峰目标和计划,为做好碳中和工作奠定基础。通过构建多元多点多渠道供应的保障供应体系,努力保障能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二是深度治理大气污染。紧盯“退倒十”目标,常态化开展公安环保联合执法,健全完善动态、精准、高效管控机制。以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加快优化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大力度压煤、减排、控车、抑尘,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三是全面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强执法监管,确保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违规项目
“动态清零”。开展城镇污水和黑臭水体深度治理,强化工业污水达标整治。开展国考断面达标整治,加强河流湖库流域综合治理,对洨河、汪洋沟、滹沱河及白洋淀上游流域重点河流进行实时监控。四是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持续开展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严防新增土壤污染。强化污染地块环境管理,加强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监管。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6月底前完成雄安郊野公园“石家庄林”
和石家庄展园建设,全年完成营造林50万亩。
(七)全面加强建设管理,推动城市建设提质提效一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持续巩固
“双创”成果,扎实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年内新增停车位3万个。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82个遗留项目,新启动3个改造项目,完成645个老旧小区改造,主城区改造供水、供热、燃气等老旧管网120公里以上。持续开展“美丽街区、精品街道”创建活动,全面提升背街小巷绿化美化净化水平。加快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平台联网。二是提升交通承载能力。加快石雄、石衡沧港城际建设,加快推进石衡、石忻高速前期工作,加大津石高速、南绕城高速剩余工程推进力度,积极谋划通往藁城、鹿泉、栾城的市郊铁路项目。
加快推动中央商务区等地标性建筑建设,确保滹沱河生态修复三期4月底前主体工程完工,地铁3号线一期东段、二期工程上半年开通,打通华星路等10条城区道路,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品质。三是提升县城建设水平。持续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升级行动,以“
文明城、园林城、森林城、卫生城、洁净城”“五城同创”为抓手,统筹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配套设施提级扩能,加快补齐公共卫生防控、垃圾无害化处理、排水管网建设等短板弱项,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八)继续加强“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创出特色一是确保粮食安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落实好66万公顷粮食种植任务,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粮食产量保持在42亿公斤以上,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以强筋和节水小麦、鲜食玉米、“双高”大豆等为重点,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新品种。推进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95万吨。二是改善乡村面貌。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筑风貌提升“四大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改造提升厕所10万座。抓好高邑万城、鹿泉白鹿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打造乡村振兴“石家庄样板”。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拓展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落地,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骨干的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联合体保持在75家以上、15家以上。四是巩固脱贫成果。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完善“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定期排查、动态监测、长效管护机制,实现问题动态清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防止规模性返贫。加大对平山、赞皇、行唐、灵寿四个脱贫县和井陉、元氏等脱贫人口较多县乡村振兴支持力度,优化调整现有扶贫政策,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九)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全年新增城镇
就业12万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升“五险一金”集中办公效能,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抓好农民工治欠保支工作,切实兜住民生底线。二是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抓好高等学校合并转设工作,提升市属高校综合实力;实施优化城区教育资源布局行动,
新改扩建学校19所;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创建普惠性幼儿园30所。加快健康石家庄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市级优质医疗资源“1+5”提标扩能工程,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高质量紧密型医联体。三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坚持市场化、法治
化原则,及时有效防范化解国企国资、政府债务、安全生产、食药安全、消防安全等领域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继续谋划实施10件利民惠民实事,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做好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广电、外事侨务、人民防空、气象地震、援藏援疆、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各位代表!做好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部署要求,砥砺初心担使命、重整行装再出发,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发展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
审查结果报告
(2021年2月27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石家庄市政府提交的«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代表们的审议意见进行了认真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0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两手抓”“双胜利”,统筹“
六稳”“六保”各项工作,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运行稳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环境治理扎实深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总的看,2020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稳定恢复、回升向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低位运行状况未能改变,受宏观形势和疫情影响导致部分工业产品市场供需不足,造成有些企业生产下降;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下降幅度较大,造成投资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市场消费疲弱,消费信心不足,消费意愿降低,汽车等大宗消费品拉动力仍显不足;中小微企业发展较为困难,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民生保障还存在短,优质教育、养老服务、就业再就业等工作与群众期盼还存在差距。从指标完成情况看,年初确定的31项指标中,22项指标完成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9项指标与目标存在一定差距。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政府提出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贯彻了中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体现了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坚持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了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各项指标安排和工作措施,充分考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与“
4+4”现代产业和“四种类型经济”发展要求相协调,与我市“十四五”规划相契,符合我市发展实际。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市政府提交的«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石家庄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
案)。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我国现代化建
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为此,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进一步调结构促升级,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大力发展“4+4”现代产业和“四种类型经济”,全面提高现代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和传统优势领域的基础改造和更新换代,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迈进,瞄准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未来领域精心布局,抢占先机,打造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质”。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围绕现代商贸物流、金融、旅游、科技服务与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科学布局、分类施策。以科技创新为突
破口,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励企业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加快人才引进,用好职教园区、高校园区等承载平台,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二、进一步提振消费扩大投资,深度挖掘内需增长潜力要以扩大内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新消费需求,狠抓消费提质升级,提振实体消费,坚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有机结合,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稳定汽车、石油等大宗商品消费,加快旅游、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合理增加公共消费,促进消费增长。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两新一重”,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加快社区便民商圈和县域商贸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县乡消费潜
力。要围绕“4+4”现代产业和“四种类型经济”,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
一批高投资、高效益、强带动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发挥项目辐射带动功能;持续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年”活动,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为项目建设提供政策、土地等要素保障和优惠支持,统筹安排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建设公平规范的统一市场,全面推进信用示范城市创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营造更加公平、更加规范的法治环境;要落实省百事通“一件事”服务套餐,实现与企业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
跨省通办”“最多跑一次”,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要加大对中小微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减轻实体经济负担,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完善“小升规”激励政策,完善惠企利企的政策环境。要全面放宽市场准入,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强化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以数字化为路径,营造更加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以良好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四、进一步抓好民生保障,推动民生福祉再上新水平要以民生为导向,认真谋划推进我市民生实事,继续谋划实施10件利民惠民实事,落实好省20项民心工程;持续
推动旧城改造提升工程,加快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任务进展步伐;要以重点工程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进京石邯高铁、石雄城际铁路和中央商务区、城市客厅、滹沱河生态修复三期工程、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省会形象和辐射能力;要毫不松懈地抓好疫情防控,将各项防控工作措施抓紧抓实抓细,形成常态化防控机制与应急处置措施相结合,确保经济社会秩序正常运行;要继续强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坚决打
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抓好稳就业,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重点群体给予创业政策扶持;继续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优质教育、养老服务等各项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市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奋勇拼搏,扎实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
项工作,努力开创全面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新局面。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的决议
(2021年2月27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1年预算草案,同意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1年市本级预算。
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
2021年2月26日在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财政局局长王东华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2020年是石家庄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
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控疫情、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全市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顺利完成了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预算任务。
———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全市收入完成605亿元,占预算的104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1%。其中,税收收入375亿元,增长2非税收入229亿元,增长27当年收入加上级转移支付、一般债券、调入资金等,全年支出预算调整为1077亿元,实际支出1068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9增长8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和城区分享收入完成233亿元,占预算的112增长9当年收入加上级转移支付、一般债券、上年结余结转和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全年支出预算调整为275亿元,实际支出270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8增长7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市收入完成588亿元,占预算的103下降1%。全市支出完成840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0增长22市级收入完成232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10增长23市级支出完成278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4增长3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市级收入完成8923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7市级支出完成4656万元,占预算的37增长15加调出资金1亿元,支出合
计1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市收入完成255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3下降12全市支出完成221亿元,占调整预算的88下降14主要是受疫情影响,落实国家社保费减免政策。市级收入完成127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7%,下降5市级支出完成115亿元,占调整预算的86增长1
———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省代发我市地方政府债券318亿元。其中,市级98亿元、县级219亿元。市级地方政府债券,主要用于收费公路、职教园区、信息工程学院新院区建设,以及提升市属医院防疫能力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算执行情况均为快报数,待省批复决算后,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积极财政政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一)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面对突发新冠疫情,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将支持疫情防控作为最紧要、最紧迫的工作来抓,强化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开通资金拨付和政府采购绿色通道,认真落实减轻患者救治费用负担、提高疫情防治人员待遇、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让政策和资金“跑”在疫情前
面,统筹资金19亿元,为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资金支撑。在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的同时,聚焦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着力支持加快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全年卫生健康支出92亿元,为所有县域定点医院建设核酸检测试验室,提升基层疫情防控能力;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原来的69元提高到74元;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了市人民医院建华院区和市儿童医院新院区如期投入使用。
(二)精准施策助力经济发展。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有力的助企纾困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全年新增政策减税降费260亿元。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和改革契机,争取中央直达资金73亿元,管好用好直达资金,
第一时间保证资金下达,确保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发挥财政金融政策合力,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给予贴息支持,撬动银行贷款19亿元;降低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376万元。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市级落实专项资金3亿元,用于科技研发、引进人才、创新创业等;投入资金4亿元,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落实挂牌上市奖励等资金5420万元,扶持企业上市直接
融资。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用好用足地方政府债券政策,全年争取政府债券资金318亿元,支持了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二期、中央商务区、信息工程学院新院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提振市场消费信心,筹集资金1亿元用于发放消费券,推动全市消费市场恢复性增长。
(三)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全市民生支出839亿元,同比增长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8在落实社保扩面提标政策的同时,把支持保就业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提高稳岗返还标准,落实资金2亿元,扩大就业创业补贴范围;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给予创业补贴,筹措资金6亿元,保障了补贴政策的及时足额到位。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全市教育支出205亿元,主要用于落实义务教育政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办普惠幼儿园,以及支持职教园区和信息工程学院新校区建设等。牢牢兜住民生底线,提高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水平,落实资金10亿元,低收入贫困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阶段性加大价格临时补贴力度,努力降低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树牢底线思维,把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规划,妥善化解债务存量,按时偿还到期债务本息94亿元;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压实主体责任,严格举债行为,加大追责力度,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落实精准扶贫举措,强化脱贫攻坚投入保障,全市投入专项扶贫资金9亿元,比上年增长18深入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实行扶贫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扶贫资金使用绩效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等次。把污染防治攻坚作为财政重点保障领域,着力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11亿元,主要用于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以及环省会经济林、绿色通道建设等,全力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五)切实提升财政管理水平。面对新冠疫情给财政带来的冲击,各级财政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着力在开源节流提效上下功夫,千方百计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加大闲置国有资源资产处置,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对结余资金和2年以上结转资金一律收回;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在年初预算一律压减5%
的基础上,进一步压减日常公用经费,努力增加可用财力,弥补财政减收增支缺口。密切跟踪预算执行进展,加强预算执行分析,按照能省则省的原则,坚决防止年底“突击花钱”。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动绩效评价提质扩围,对关注度高、涉及面广、资金量大的天然气供热补贴、城市水系维护等项目开展重点评价,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对无绩效、低绩效的项目一律进行削减,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坚持解决具体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同步推进,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不断改进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加强与人大代表沟通联络,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回应关切。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顾过去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深刻变化,以及我市结构调整、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沉着应对、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推动财政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新时代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五年间,财政实力大幅提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增加242亿元,分别于2017年、2018年和2020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跨上400亿元、500亿元和600亿元台由2015年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2020年阶,年均增速达到了10圆满完成113元,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并轨由每人
“十三五”规划年均增长8%的预期发展380元提高到55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
目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的务由每人40元提高到74元,城乡低保比重由13提高到15省会首位年均标准分别由每人6000元、2700元度进一步提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提高到9192元、5760元。市人民医院总量比2015年增加417亿元,年均增长建华院区、市儿童医院、高校园区、职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突破千教园区、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等一大批亿元大关。五年间,调控作用发挥充分。民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累计投入财政完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扎实推进扶贫资金51亿元,年均增长39水资源税、环境保护税、资源税改革落助推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4个贫困地,实施离境退税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县全部摘帽,58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减税降费政策,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2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五年间,财全市累计减税降费662亿元;助推产业政改革不断深化。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
转型升级,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全面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用,市级财政统筹整合资金45亿元,大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力支持“四种类型经济”和“4+4”现预算等“四本预算”,政府所有收支活动代产业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市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财政科技支出59亿元,重点支持科技成管理改革,完善绩效指标标准体系,扎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重点实验实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初步建立了室建设,以及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我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市自主创新能力。五年间,民生福祉持理体系;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续改善。大力优化支出结构,资金向民改革,出台了教育、卫生健康、科技、生领域倾斜。全市民生支出从2015年的交通运输、公共文化等11个分领域改革48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839亿方案,市县两级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更元,年均增长11超过同期一般公加清晰。现代财政制度的“四梁八柱”共预算支出增速1个百分点。社保水架构初步形成,财政在政府治理体系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更加突出。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财政持续增收基础还不牢固,新兴产业支撑作用尚未形成,收入结构有待优化,财源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刚性支出增长较快,预算平衡难度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低,统筹纳入预算的资金体量小,与资产规模不相匹配;一些单位绩效意识不强,财务管理较为粗放,预算绩效刚性约束作用尚未有效发挥;政府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任务依然较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强化问题导向,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此外,根据«河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预算审查监督的规定»,将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循环化工园区预算执行情况一并报告,请予审查。
———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收入完成48亿元,占预算的100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36亿元,增长5非税收入11亿元,增长26年初预
算安排支出35亿元,执行中新增上级转移支付和一般债券,预算调整为40亿元,全年支出完成38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5增长46循环化工园区收入完成17亿元,占
预算的109%,增长9其中,税收收入8亿元,下降27非税收入8亿元,增长112当年收入加执行中新增的上级转移支付等,支出预算调整为16亿元,全年支出完成16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9增长2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收入完成45亿元,占预算的159下降22年初预算安排支出34亿元,执行中新增上级转移支付和专项债券,支出预算调整为43亿元,全年支出完成38亿元,占调整预算的87下降25循环化工园区收入完成3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5下降24%。当年收入加上级转移支付、政府债券转贷收入,支出预算调整为7亿元,全年支出完成7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7增长237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收入完成714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3下降34支出完成609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4下降31循环化工园区收入完成299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9下降10支出完成251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增长20%。
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根据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全会具体部署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落实提质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扎实推进财税改革,着力化解财政风险,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基于以上指导思想,同时充分考虑到年初突发新冠疫情对财政收支造成的影响,今年的预算编制遵循了“厉行节约、防范风险、统筹整合、依法理财、讲求绩效、科学精细”的原则
一是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除疫情防控、“三
保”支出以及落实中央、省和市重大政策等必保支出外,其他支出原则上只减不增,专项公用经费一律压减10%。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着力推进依法理财,强化预算约束,严控预算追加事项。二是加强资金统筹整合。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及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和存量资金进行统筹使用,着力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集中财力支持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同时把预算收支全部纳入绩效管理,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均进行了事前绩效评估,科学设定了绩效目标。三是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将政府债务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依法依规使用地方债券资金,认真落实债务风险化解年度任务,
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647亿元,增长7%左右。当年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等,汇总的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1042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72市级一般公共预算经测算,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及城区分享收入226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67亿元、县级上解收入8亿元,减上解上级13亿元、补助县级111亿元,可用财力278亿元。为平衡年度预算收支,保证重点需要,调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后,市级一般公共预算财力总计为323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94亿元,其中,基本支出安排94亿元、专项项目支出安排197亿元、预备费安排2亿元。当年支出加债务还本支出28亿元,支出合计为323亿元,收支安排总体平衡。具体项目及金额在政府预算草案文本中详细列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省代发政府性债券工作尚未确定,预算草案中未安排政府债券收支情况,待省下达具体额度后,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调整方案。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1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767亿元,增长30当年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10亿元、上年结余66亿元、调入资金1亿元,减去调出资金12亿元,收入总计834亿元。支出安排804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4加债务还本支出29亿元,支出合计834亿元,收支总体平衡。2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55亿元,增长10其中,国有
土地有偿使用权出让收入235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1亿元、车辆通行费6亿元、污水处理费1亿元、彩票公益金及发行业务费1亿元。当年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8亿元、上年结余40亿元、调入项目单位偿债资金1亿元,收入总计305亿元。安排支出268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5%,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7亿元、交通运输支出12亿元、债务付息支出16亿元、其他支出1亿元,加补助县级15亿元、债务还本支出21亿元,支出合计305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8000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下降10其中,股利股息收入5206万元,利润收入2794万元。当年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30万元,安排支出4770万元,主要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等。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1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68亿元,增长4支出预算安排248亿元,增长1%。2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79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入23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收入7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入7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7亿元。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67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支出25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6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67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7亿元。
(五)化解政府债务预算安排情况市级统筹各类资金91亿元,用于化解政府债务,切实降低政府债务风险等级。其中,一般预算安排50亿元、政府性基金35亿元、偿债准备金3亿元、列入部门预算2亿元;相应安排偿还政府债务支出91亿元,其中,债务本金支出50亿元,利息支出40亿元。
(六)市级重点支出和重点项目预算安排情况
———聚焦打赢疫情歼灭战,及时调整支出结构,筹措资金15亿元,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有序开展。资金主要用于全员核酸检测、黄庄隔离点建设、隔离点改造和运行保障、防疫设备和物资购置、市级公立医院补助以及省内外援助人员和本地医护人员保障等。
———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支持“四种类型经济”“4+4”现代产业,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安排资金13亿元。其中,安排现代产业发展资金5亿元,主要用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商贸物流业发展,以及数博会等;安排科技创新资金3亿元,用于扶持重点科技研发、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企业奖补,以及引进高层次人才;安排资金2亿元,用于航空航线运营补贴,以及城际铁路建设;安排资金1亿元,用于推进自贸区(综保区)建设。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安排资金60亿元。其中,教育支出安排16亿元,主要用于落实相关教育保障政策、支持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和高校发展壮大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16亿元,主要用于社保政策扩面提标、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困难群众救助,以及扶持创业就业等;卫生健康支出安排10亿元,主要用于疫情防控、落实医保政策、公立医院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文体传媒支出安排5亿元,主要用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统筹体育事业发展等;公共安全支出安排11亿元,主要用于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公共安全能力提升等。
———聚焦现代省会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首位度,安排资金50亿元。其中,统筹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29亿元,主要用于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解放大街建设等重点城建项目支出;安排资金21亿元,用于城市公交运营补贴、城区燃气供热补贴,以及城市道路、水系、排水及照明设施、环卫及垃圾处理、
城区绿化维护等支出。
———聚焦绿色协调发展,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安排资金14亿元。其中,安排资金4亿元,主要用于实施气代煤、电代煤、洁净型煤推广等大气污染防治支出,支持能源结构调整;安排资金5亿元,用于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PPP项目运营补贴;安排资金4亿元,主要用于污水污泥处理等;安排资
金8741万元,用于提升环境治理及监测能力。
———聚焦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安排资金19亿元。其中,安排资金8亿元,主要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安排资金2亿元,主要用于扶持农业规模经营、种植结构调整、奶业振兴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安排资金2亿元,主要用于农村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安排资金2亿元,主要用于绿色通道建设、交通干线廊道绿化工程等;安排扶贫资金2亿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安排资金1亿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等。
(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循环化工园区预算安排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收入安排51亿元,增长7%。当年收入加上级补助和提前下达转移支付2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亿元,收入总计73亿元。当年收入减上解支出31亿元,支出安排42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1其中,基本支出5亿元、专项项目支出36亿元、预备费4500万元。循环化工园区收入安排14亿元,下降14主要是受石炼化停产大修和一次性非税收入减少等因素影响。当年收入加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资金948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亿元,收入总计16亿元。当年收入减上解支出1亿元,支出安排15亿元,比上年预算下降6其中,基本支出1亿元、专项项目支出13亿元、预备费2600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收入安排28亿元,下降51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26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亿元、污水处理费收入2000万元,当年收入加上级补助153万元、上年结余结转6亿元,收入总计34亿元。安排支出34亿元,债务还本支出2000万元,支出合计34亿元。循环化工园区收入安排15亿元,较上年实际完成增长398主要是
土地出让收入增加。其中,土地出让收入15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0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600万元,其他收入1485万元。当年收入加上级转移支付资金653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亿元,收入合计17亿元,相应安排支出17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31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收入安排7353万元,增加19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44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911万元。支出安排7038万元,下降4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92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116万元。循环化工园区收入安排3268万元,增长9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69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575万元。支出安排2794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29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501万元。
三、确保完成预算任务的工作措施
2021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和市决策部署,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底线思维,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戮力同心,攻坚克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各项财政改革发展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年度预算任务。
(一)落实提质增效财政政策,全面助力六稳六保。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全会具体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发力。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巩固减税降费成果,加强政策实施的跟踪评估,确保应免尽免、应减尽减,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早日复工达产。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和中央直达资金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有效扩大政府投资,
增加基础设施、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带动全社会消费需求。加强财政政策与信贷、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完善政策协同、组合和传导落实机制,提高逆周期调节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约束,切实提升管理水平。认真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严格执行人代会批准的预算,硬化预算约束,严控预算调整和追加事项,切实维护预算严肃性。精准研究分析财经形势,坚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坚持有保有压,加强资金整合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从严压减非刚性支出,全面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坚决兜牢“三保
”底线,压实“三保”支出主体责任,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确保县级“三保”落实到位。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严格隐性债务管理,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和债券资金使用,确保完成年度化解债务规划任务。提升财政综合管理能力,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认真做好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工作,健全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
(三)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不断增强治理能力。建立健全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与县财政关系,优化市县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加快推进分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进一步厘清市县两级政府的权责边界和保障范围;完善市对县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向财力困难地区倾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中存在的“基数”依赖;完善定额标准和保障方式,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动绩效关口前移,开展新增重大政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扩大项目支出重点绩效评价范围,确保绩效评价工作提质增效;建立事前评估、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有效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执行本次大会决议和要求,自觉接受市人大指导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意见建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往直前,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省会经济强市提供坚实财力保障和体制机制支撑,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预算
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
审查结果报告
(2021年2月27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提交的«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审查了2021年市级预算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对预算草案和报告进行了认真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0年市人民政府及财税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精准施策助力经济发展,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全市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5亿元,占预算的104%,增长11%,超额完成了年初预
算,较好的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总的看,2020年全市财政收支运行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同时,在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
些问题。主要是:财政持续增收基础不够牢固,新兴产业支撑作用尚未形成,收入结构有待优化。刚性支出增长较快,预算平衡难度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低,统筹纳入预算的资金体量小,与资产规模不相匹配。一些单位绩效意识不
强,财务管理较为粗放,预算绩效刚性约束作用尚未有效发挥。政府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任务依然较重,一些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等。市人民政府及财税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1年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全会具体部署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增幅7%左右,符合我市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支出预算的安排贯彻了厉行节约、防范风险、统筹整合、依法理财等原则,为推进“4+4”现代产业和“四种类型经济”发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总的看,2021年收支预算安排指导思想明确,政策切实可行,工作重点突出,符合«预算法»规定,符合我市实际。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石家庄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1年市本级预算。2021年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预算会后由市财政部门批复。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财政预算工作,对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意义重大。
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一要落实提质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早日复工达产。利用好抗疫特别国债、专项债等专项资金,保持财政适度支出强度,有效扩大政府投资和财政投入,对冲疫情影响,发挥财政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二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重点领域和刚性支出的保障力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强化预算刚性约束。统筹安排好疫情防控资金,科学配置财政资源,强化资金统筹整合,保障各级组织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和资金衔接,做好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基本民生政策全面有效落实。三要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落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要求,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激发基层财政活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强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强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建立健全与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相衔接的预算分配工作机制。四要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严防新增隐性债务风险。强化全口径债务动态监测,建立健全政府债务偿还、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做好债务资金募集与项目建设需求之间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政府债券资金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足额安排偿债资金,确保到期债务及时还本付息,防止出现违约风险。五要积极配合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监督改革举措。不断改进完善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编报工作,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以及重大财税政策出台前,主动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
界意见建议,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全面、科学、准确地报告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好地服务发展,造福人民。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工作报告的决议
(2021年2月27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司存喜主任所作的石家
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过去
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今后一年主要任务,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市委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各项职权,努力奋发作为,科学有效履职,推动人大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工作报告
———
2021年2月26日在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司存喜
各位代表:
我受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务实担当、尽职尽责,为全面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突出强化政治引领
常委会始终坚持政治站位、政治立场、政治原则,确保人大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持之以恒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的、长期的政治任务,着力加强理论武装。全年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组织常委会集中学习6次,组织举办辅导讲座8次。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做到整体工作及时向市委请示、重要工作及时向市委报告、阶段工作及时向市委沟通,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年向市委专题汇报工作27次。特别是在“6+1”联动监督工作中,先后3次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国辉书记亲自动员部署,亲临一线督导,并两次作出重要批示,真正把“党委领导”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坚决落实市委决策。深入贯彻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做好人大工作的意见,督促21个县(市、区)全部召开党委人大工作会议。坚决完成市委交办的各项任务,认真组织开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生态治理、县城建设、信访维稳等包联督导工作,助力助推全市重点工作落实。
二、不断提高立法质量
常委会坚持小切口、大视角、真管用原则,精心选题,科学立法,努力制定出台适应我市改革发展的精品良法。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全年共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4部。制定西柏坡红色旅游区保护与管理条例,填补了我市关于革命遗址保护与红色旅游协调发展地方立法空白。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步入法治化轨道奠定了基础。修订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等刚性约束。修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适应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需要。同时,开展了爱国卫生条例、滹沱河管理条例立法前期调研,为做好下一步立法工作奠定了基础。
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严格落实立法项目“双组长制”,推动了立法工作有序开展。坚持开门立法、各方参与,完善立法顾问制度,拓宽了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工作的途径。创新开展立法评估活动,首次引入第三方参与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为今后更好开展地方立法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积极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正定县正定镇“人大代表之家”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新华区革新街道天骄社区被确定为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强化备案审查工作。按照标准、网络、内容、数据“四统一”要求,完成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对县(市、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持续提高县级人大备案审查的质量和效率。全年共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41件。下大力对民法典涉及到的地方性法规进行专项清理,为民法典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及时作出决议决定。坚持依法决定重大事项,全年共作出决议决定20项。其中,关于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定、关于持续加强“6+1”各领域问题整改和规范管理的决定、关于加强建筑工地信息公开规范管理的决定、关于将平安公园等8座公园确定为第二批永久性绿地的决定、关于修改《石家庄市供热用热条例》的决定、关于设立“石家庄企业家日”的决定,紧扣全市工作大局,聚焦社会关注热点,回应了群众关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着力增强监督实效
常委会坚持依法监督、精准监督、有效监督,全年听取和审议市“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5项,开展集体视察7次、专题询问3次、执法检查10次、满意度测评3次、视察调研30次。
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监督。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计划执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国有资产管理等情况报告,审查批准了2020年市级社会保险、政府性基金债券预算调整等事项。组织专门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落实“4+4”现代产业发展情况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情况的报告。对我市2020年1-6月份落实“六保”资金和省、市旅发大会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重点监督,对“四种类型经济”发展和第六、第七届市旅发大会筹备情况进行了集体视察。有关工作委员会对侨资企业服务“四种类型经济”发展情况和科技创新三项法规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聚焦民生福祉改善开展监督。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疫情防控、民生实事办理、养老服务、动物防疫、市区交通管理等工作情况报告,对十件民生实事办理和养老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对动物防疫工作和市区交通管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组织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一法一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和就业促进法执法检查。集体视察了基础教育工作情况和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中医院新院区的建设投用情况。有关专门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落实学前教育、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情况的报告,对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全民健身、宗教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有关工作委员会对住房公积金使用管理、民办教育和高校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推广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监督。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2019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情况的报告,就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河湖保护和治理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对滹沱河综合整治情况进行集体视察,对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助力我市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打造良好人居环境,集体视察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畜牧养殖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推动了相关工作落实。
聚焦社会公平正义开展监督。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检察院落实公益诉讼工作决议情况的报告,对市法院信访工作情况和市法院、市检察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视察,对省人大《律师法》执法检查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调研,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认真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全年协调办理来信来访389起,1154人次,部分疑难案件得到有效解决。
聚焦“6+1”重点领域开展监督。常委会着眼推动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对违法违规占用土地、违规违建项目、资源能源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矿山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6个重点领域清理规范和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简称“6+1”),组织全市三级人大五级代表开展联动监督。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责、部门履职、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统筹运用执法检查、代表评议、专题询问等各种监督手段,打出了一套富有特色的监督工作“组合拳”,有力推动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回应了群众关切,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了长效机制建立。国辉书记给予充分肯定:“6+1”联动监督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人大牢牢把握工作总要求,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创新监督方法,落实监督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工作值得肯定。
一年来,市“一府一委两院”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认真执行相关决议决定,积极办理落实代表建议,不断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有力促进了全市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四、依法做好选举任免
常委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认真做好任免工作,不断深化任后监督。全年共任免市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10名,圆满实现了市委人事安排意图,为市级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全年共组织宪法宣誓18人次,进一步强化了被任命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治思维。加强人大任命人员的任后监督,对市审计局、水利局、卫健委等3名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和5名法官、5名检察官开展履职评议,进一步增强了被任命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常委会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积极完善代表工作机制,着力推动代表工作活起来、实起来、严起来。
拓展“家”“站”活动内容。围绕打造“人大代表之家”升级版,深入推进硬件标准化、制度规范化、活动常态化、联络信息化“四化”建设。创建网上联络站信息化平台,实行多平台合一,开展学习交流、参政议事、收集社情民意等活动,在人大、政府和群众之间搭起新桥梁。充分发挥“家”“站”阵地作用,深入开展“双联”活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480多人次,代表联系选民2000多人次,征集意见建议800多条。
强化代表履职活动。及时向代表通报常委会工作,组织代表集中视察690多人次,支持代表为人民代言,为发展献策。在“6+1”联动监督工作中,组建了283个代表小组,全市五级人大代表有6345名参与,代表参与率达到37.3%。组织动员广大代表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累计捐款捐物价值2亿元。及时向全市人大代表发出倡议,号召代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带头增强政治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落实代表监督责任,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积极办理代表建议。健全完善督办机制,采取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重点督办、专门委员会和工作机构分类督办、代表联络部门统筹督办等多种举措,加强与市“一府两院”及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有力促进了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全年共交办代表建议452件,已解决和基本解决321件,办理质量和代表满意率持续提升。
六、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常委会立足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为依法履职提供坚实保障。
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支持派驻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不断优化人大机关的政治生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统筹推进素质培养、选拔任用、从严管理,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人大干部队伍。一年来,在市委的关心支持下,调整干部81人次,其中县级干部29人,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着力强化履职能力。不断深化对人大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切实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先后举办民法典、疫情防控、垃圾分类、财经知识、信访工作等集中培训15次,培训人员近600名。深入开展“双问计”活动,依托人大代表“家”“站”向群众寻计问策、汲取智慧,收集到上千条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着力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机关运转精文减会,履职活动轻车简从,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效。结合“三创四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振奋精神、改进作风、加强纪律”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查问题、转作风、鼓干劲、争上游”行动,进一步提振了精神状态。同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抗击疫情中贡献了力量,锤炼了作风。
着力抓好文化宣传和对外交流。利用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石家庄人大》等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全年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发稿件100余篇,其中在中央媒体刊发7篇。积极协调参与全国人大和省人大组织的立法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视察等活动,认真组织与省人大机关对口部门工作交流和外出考察。全年共接待来石访问、考察的各地人大团组26批次、510多人次,较好地服务了我市对外开放大局。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市人大代表、常委会和专委会组成人员辛勤工作的结果,是市“一府一委两院”及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常委会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比如:立法对改革发展的引领作用仍需增强,监督实效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代表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等等。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各位代表,2021年,我们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也将开启“十四五”规划的新征程。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市委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依法履行人大职责,充分发挥人大作用,推动人大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一要进一步突出政治引领,建设对党忠诚的政治机关。要牢牢把握人大常委会政治机关属性,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贯穿人大工作的主线,把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必修课和基本功,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严格落实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始终把人大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把党的领导体现到人大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二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建设依法履职的工作机关。要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紧扣民生福祉改善,依法充分行使各项法定职能,做到立法工作与全市改革发展需要相协调,监督工作与推动落实相结合,重大事项决定与市委决策部署相一致,选举任免与党管干部原则相统一,发挥代表作用与提高履职能力相衔接,真正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在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中展现人大新担当新作为。
三要进一步坚守人民情怀,建设人民满意的代表机关。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践行群众路线,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要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坚持联系代表、服务代表,建好用好线上线下人大代表“家”“站”,改进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落实工作,切实保护和调动代表依法履职的积极性。
四要进一步坚持强基固本,建设素质过硬的模范机关。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常委会思想、组织、能力、作风等各方面建设。要进一步深化对人大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加强对人大工作规律的把握,不断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时代做好人大工作的新方法新机制,使人大工作常做常新、充满活力。要密切与省人大和县乡人大的联系,加强上下沟通协调,提高全市人大工作整体水平。
各位代表,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唱正气歌,凝聚团结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担当、奋发作为,不断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
决议
(2021年2月27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院长白峰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市中级人民法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
提出的2021年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会议要求,市中级人民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市委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着力点,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推动全市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加快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1年2月26日在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白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全市法院在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和省法院监督指导下,在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和上级法院决策部署,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法院收案209706件,审执结193806件;市中院收案26431件,审执结24104件。全市法官人均结案260件。
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大局,依法履职尽责,着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依法服务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两高两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要求,妥善审结涉疫情犯罪案件39件,快速审结赵县米某强、米某乐故意杀害防疫检查工作人员一案,强力震慑犯罪。及时梳理19种涉疫情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预防和减少犯罪。协调解决9起涉疫情防控企业查封问题,对58家企业暂缓强制措施,对54件民商事案件采取“活封”“活扣”保全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二是依法保障省会平安稳定。积极助推平安省会建设,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审结刑事案件10371件。认真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精神,全面推广“一指导两发现三瘦身”①工作法,扎实推进“六清”②行动,受理涉黑涉恶案件588件,结案率100%,移送涉黑涉恶犯罪及保护伞线索116条,执行涉黑涉恶财产245亿元,发出司法建议216份,努力实现“案件清结”“黑财清底”“行业清源”。依法严惩职务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59件,圆满完成吉林省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克勤受贿案开庭审理任务。认真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刑事案件7730件,适用率7453%。
三是依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审结商事案件60656件。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了《关于方便企业办理破产改革方案》《关于提升执行合同质效改革方案》,2020年河北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涉法院测评指标排名全省第一。着力推动产业调整,制定了《石家庄市建立“僵尸企业”破产工作统一协调机制的工作意见》,在全省法院率先研发启用破产案件资金管理系统,审结破产案件54件。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审结金融借款案件7365件。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审结污染环境刑事案件81件,对141名污染环境犯罪分子、3家单位判处刑罚,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7件,判决支付环境污染修复费用7182万元,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服务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中国(河北)自由贸易区试验区正定片区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合作备忘录》的落实,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310件。着力推进虚假诉讼专项整治,对28件涉嫌虚假诉讼案件启动再审,对2件涉嫌虚假诉讼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
四是依法支持法治政府建设。认真履行司法审查职能,审结行政案件2877件。大力推进行政争议诉前化解中心④实体化运行,156件行政争议案件在诉前得以化解。推动建立“府院联动”“裁执分离”工作机制,办理非诉执行案件⑤997件。深化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联席会议制度,连续七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及时反馈行政执法情况。持续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落地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由2019年的2435%提高到了7857%。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司法为民,着力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着力强化民生保障。始终坚持司法服务和保障民生,依法审结民事案件40952件。大力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审结赡养、继承、婚姻家庭等案件13386件,助力良好家风建设。依法审结涉及教育、医疗、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争议等民生案件3032件,促进社会和谐。开展涉法涉诉突出问题攻坚行动和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办理信访案件1070件、群众来信1539件。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全年减缓免诉讼费9099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9878万元。
二是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常态化开展“民生先行、积案清零”拉网式集中执行活动,执结案件68075件,执行到位金额13209亿元。积极开展智慧执行建设,在全国首家试点并推广使用“执行集约化智能辅助办案系统”⑥,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助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落实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4799条,限制高消费45068人次。
三是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⑦建设,与市司法局会签了《关于开展律师调解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与仲裁委、工会、公证处、医院等10余个单位进行了工作对接,全市两级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行,桥西法院被评为“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一乡一庭两委员”建设,推动乡镇法庭与政法委员、村委员对接,全市人民法庭调解案件28390件。着力推进网上办案,全市法院网上立案106589件,网上缴费48555次,网上开庭5092次,网上调解73824次。开通诉讼费微信、支付宝“扫码缴费”服务,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诉讼更加高效便利。
三、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审判质效
一是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认真落实员额法官办案制度,院庭长全年审理案件97091件,占比463%。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⑧的作用,召开会议1213次,研究案件2261件。加强“四类案件”⑨监管平台的实践应用,系统自动识别监督案件11131件。深化和完善分调裁审改革⑩,全市两级法院全部开展了案件繁简分流改革B11,实现了“简案快审、繁案精审、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建立法院外部评查监督制度,依托律师、检察官、法律学者,对省法院指令再审、市中院提起再审、检察院抗诉案件全部进行评查,全年评查案件2887件,依法改判11件。
二是完善审判管理机制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升级改造庭审直播系统和文书公开系统,在全省法院率先实现了文书自动公开和庭审自动直播,全年案件直播数量位居全省法院第一、全国法院第三,被评为“全国优秀庭审直播法院”。加快完善信息技术平台,升级文书强制纠错系统,研发上诉案件管理平台,省法院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法院推广。
三是推进审执事务改革。制定《审判执行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管理办法》,研发审执辅助事务管理平台,卷宗流转、案件归档等辅助事务工作效率明显提升。着眼于解决二审送达周期长的问题,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市分公司签订“集约送达+延伸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变委托基层法院送达为统一由市中院集中打印、集中送达,判后文书送达平均时长缩短7天。
四、始终坚持从严治院,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
一年来,13个法院、40个集体、290名个人受到最高法院和省市表彰奖励。
一是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法治思想,扎实开展“两个坚持”B12主题教育和“查问题、转作风、鼓干劲、争上游”活动,引导广大干警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担当。扎实开展巡视巡察发现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整改巡视巡察发现问题69个。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组织开展“两优一先”评比、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等活动,党建聚合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多措并举提升司法能力。切实加强《民法典》学习培训,全市法院组织专题培训17场,培训628人。坚持专业化方向,组织业务培训58场次,培训干警4056人。大力推行法官宣誓制度,举办宣誓活动25场次,教育引导广大法官坚定法治信仰、坚守司法良知。开展“法官进社区”活动124场次,着力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三是持之以恒推进正风肃纪。深入开展“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和“三个规定”B13落实情况专项整治,对4个基层法院进行司法巡查B14和审务督察B15,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环境。深入开展司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广大干警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建立院党组与驻院纪检监察组定期会商机制,制定问题线索流转处置办法,规范党员干部涉嫌违纪违法信息报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司法腐败,两级法院共查处违纪违法干警43人。
五、始终坚持主动接受监督,切实改进工作,着力促进司法公正高效
一是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及时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走访联络代表1486人次,邀请旁听庭审、见证执行1625人次,办理代表建议18件,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信访工作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委员提案14件,走访联络政协委员997人次。 二是依法接受监察监督和法律监督。深入贯彻监察法,支持配合监察监督120余件次。认真接受法律监督,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办理再审检察建议38件,审结抗诉案件57件,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93次。
三是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邀请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及学生代表参加公众开放日等活动17622人次,邀请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21879件,让广大群众了解司法、监督司法。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市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向关心、支持法院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少数法官司法理念、司法能力滞后,与发展新阶段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是释法明理的作用发挥不够,司法裁判质量仍需提高。三是部分法院基层基础和智慧法院建设落后,制约了法院整体发展。四是个别法官作风不正,司法不廉和违纪违法现象仍有发生。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全市法院总体工作思路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委全会、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认真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深入开展“整饬队伍练铁军、固本强基提效能、精准服务保民生、护航中心促发展”活动,坚持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审判质效提升、司法品牌培树为抓手,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更高水平平安建设为重点,以提升司法公信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十四五时期实现省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准确把握政治建设的根本方向,全面提升政治能力。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绝对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准确把握平安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提升维护稳定能力。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推进更高水平平安省会建设。坚持以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深化诉源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依托,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三是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服务发展能力。认真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服务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依法保障“4+4”现代产业和“四种类型经济”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保障省、市委决策部署在司法领域落地落实,服务省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升”。
四是准确把握司法为民的重点任务,全面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民法典贯彻实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产权保护,创新完善家事审判等民生审判机制,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探索推进“一法庭一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切实做到司法有力量、有温度。
五是准确把握强基导向的精神实质,全面提升改革创新能力。立足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突出强基导向,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审判机制改革,努力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水平,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六是准确把握教育整顿的现实意义,全面提升干警素质能力。坚持以政治工作为统领,对标对表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求,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坚持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向,不断深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提升素质能力,努力建设让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铁军。
各位代表,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我们一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接续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
决议
(2021年2月27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邢伟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市人民检察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
告提出的2021年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会议要求,市人民检察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市委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着力点,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推动全市检察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加快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1年2月26日在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
邢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2020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各位代表、委员、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怀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依法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各项检察工作都取得了新业绩、新成效。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精准服务发展大局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和省检察院各项决策部署,努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效。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组织全市检察人员参加一线值班值守2万人次,助力织密基层疫情防控网。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作用,依法从严从快办理制假售假、诈骗、妨害公务等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案件46件,米某强、米某乐杀害防疫检查人员案①入选最高检“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积极推行“非接”式办案,按照市委政法委统一部署,在全省率先建成联通检察机关和17个看守所的远程视频提讯平台②,远程提讯犯罪嫌疑人3194人次,努力做到战“疫”与履职“两手抓”、防控和工作“两不误”。服务保障“四种类型经济”和“4+4”现代产业发展。认真履行检察职责,及时制定并实施«服务“六稳”“六保”依法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措施»,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严厉打击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持续做好反洗钱检察工作,共起诉“卓达”“轻易贷”“金手指”等经济类犯罪嫌疑人1576人,起诉假冒“稻香村”
注册商标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99人,切实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年共不批准逮捕涉案民营企业人员323人,不捕率30不起诉391人,不诉率16努力让民营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持续抓好最高检“1—5号检察建议”③落实,结合我市实际,就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民事公告送达、金融监管、窨井盖管理、防范与制裁虚假诉讼等工作,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106件并得到落实。充分发挥“两法衔接”④工作机制作用,全年共审查行政处罚案件16628件,监督纠正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违法违规行为15件,为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积极呼应人民群众司法诉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落实最高检“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要求,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648件次,均做到了七日内程序回复、三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
复。按照“应听尽听”原则,认真落实«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全年共组织公开听证会291次,实现了各业务条线、市县(区)两级院公开听证全覆盖。办理司法救助案件72件,向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发放救助金170万元。扎实开展涉检信访积案清理专项活动,32件积案全部化解。2020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对检察机关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进行视察并给予肯定。自觉扛起未成年人保护检察职责。依法从严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376人,办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343人,对犯罪情节轻微且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人,依法不捕86人、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118人,分别占比3734持续推进“一号检察建议”和“强制报告⑤”“入职查询⑥”等制度落实落地,全年共纠正245所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问题51个。充分发挥检察长(检察官)兼任法治副校长、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和“春晖”法治宣讲团作用,组织法治宣讲452场次,受教育学生13万人次。市检察院和行唐、栾城两个基层院被评为“河北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1名干警被评为“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突出个人
”。
二、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全力推进扫黑除恶坚持以“六清”行动⑦为牵引,以“案件清结”为重点,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常态化设
立由检察长任组长的扫黑除恶工作专班,加强对涉黑涉恶案件的指挥调度,逐案建立台账、明确时间表、责任人,挂图作战、按图要账,全年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438人,提起公诉745人,起诉率100%,扫黑除恶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刘吉平涉黑案、张国安涉黑案被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在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推进会上推广。始终把确保案件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严格案件定性,坚决做到“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全年共提前介入涉黑涉恶案件102件,向公安机关发出检察建议156件,追捕8人,不捕29人。始终注重长效常治机制建设。坚持“破网打伞”和“打财断血”相统一,共监督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28亿元,向纪委监委移送“保护伞”线索106件,结合办案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向党委政府、行业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275件,助推相关行业健全制度机制,为摧毁黑恶势力经济基础、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贡献了检察力量。
三、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强化法律监督教育引导全市检察干警牢固树立新时代检察工作新理念,推进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做优刑事检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的监督,全年共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5825人,提起公诉12822人;不批捕1771人,不捕率23不起诉2151人,不诉率14监督侦查机关立案85人、撤案122人,纠正漏捕108人、漏诉215人,提出抗诉51件;纠正刑事执行活动违法违规560件,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525件。认真贯彻新颁布的«社区矫正法»,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巡回检察⑧工作,发出检察建议56份,督促整改各类问题30个。积极与纪委监委协作配合,提前介入职务犯罪案件74件,决定逮捕49人,提起公诉81人,立案办理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13人,办理的吉林省检察院原检察长杨克勤贪污受贿案,得到了最高检的充分肯定。做强民事检察工作。以学习贯彻«民法典»为契机,加强民事诉讼活动监督。全年共办理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710件,提出抗诉17件,同比上升54提请省检察院抗诉65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38件,法院采纳27件,采纳率71对审判程序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235件,法院采纳228件,采纳率97%。认真落实最高检“5号检察建议”,扎实开展虚假诉讼监督专项活动,共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21件,有力维护了司法权威和当事人合法权益。做实行政检察工作。注重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全年共办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79件,提请省检察院抗诉3件;
针对行政审判活动违法和执行不当提出检察建议139件,法院采纳131件,采纳率94扎实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⑨专项监督活动,运用公开听证、释法说理、司法救助等方式,化解行政争议案件23件,实现了案结事了政和。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深入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议»,紧紧围绕污染防治、
疫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工作,积极运用综合指挥调度平台⑩、“手机随手拍”
举报平台、动态电子地图、快速检测实验室、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全年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721件,履行诉前程序1410件,提起诉讼53件,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通过公益诉讼,共恢复损毁林地、耕地1628亩,清理违法堆放的垃圾、废物3万吨,督促行政机关对2504家餐饮企业和39家小区直饮水公司进行专项整治,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亿元,办理的市税务局怠于履行环保退税款追缴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检察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护航南水北调供水安全”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入选河北省“2020年度十大法治成果”。
四、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大力提升检察公信以深化司法改革为牵引,加强对检察权运行的监督制约,努力提升办案质效和检察公信力。稳步推进检察综合配套改革。紧紧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进一步完善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强力推进检察官业绩考评,动态调整员额检察官119人,招录聘用制书记员225人,
“优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深入人心。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办案,两级院领导承办各类案件6651件,检察长(副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判委员会93次。
着力提升检察办案质效。坚持把案件质量作为检察办案的生命线,全面落实“案-件比
”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全年“案-件比”由1下降为1深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全年共适用13308人,适用率88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8515人,法院采纳8140人,采纳率95客观公正、平等保护、少捕慎诉慎押等检察工作新理念得到进一步落实。持续深化检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以公开促规范,不断提升检察公信力。积极开展“检察官走进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常态化联络,邀请参加视察调研、观摩听证、检察开放日等活动1068人次。坚持“应公开尽公开”,全年共公开程序性案件信息19465件、重要案件信息1426件、法律文书9568份,检察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增强。
五、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努力打造过硬队伍坚持着眼长远,强基固本,不断加
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打造过硬检察队伍。以政治建设统领检察工作。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主动向市委和省检察院请示报告重大案件、重要工作85次。以“三创四建”为载体,积极开展检察长上党课、党支部书记培训、过“政治生日”、红色主题教育等活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彰显。组织检察干警145批1989人次深入贫困村开展一对一“走亲”帮扶活动,协调建设脱贫项目33个,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检察力量。管党治党责任进一步落实。认真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振奋精神、改进作风、加强纪律”专项整顿,自觉抓好“三个规定”贯彻执行,高质量整改最高检党组第二巡视组巡视反馈的12个问题,检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深入。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增强。扎实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包联基层院工作常态化,开展督导调研110次。充分发挥“检答网”作用,组织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竞赛、专题讲座等活动99期,培训人员8027人次,全市检察干警的政治素养、职业素能明
一年来,共有55个集体和109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桥西区检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市院荣获“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市院和长安、桥西、裕华三个基层院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检察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离不开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级政协的民主监督,更离不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在此,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与此同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全市检察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检察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检察职能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还不够理想;二是检察业务薄弱环节尚未有效补强,“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民事检察、行政检察短板比较突出;三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足,队伍专业水平仍需提高,司法不规范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基础工作仍需大力加强。
2021年,全市检察机关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委全会精神和省检察院各项决策部署,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全面履行检察职责,综合运用监督手段,努力实现全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全力推进政治建设
与业务建设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以高昂的精气神提升检察工作水平。二是聚焦新发展格局,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我市“四种类型经济”和“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严厉打击金融领域犯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维护民营企业权益,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实施“十四五”规划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三是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省会建设。认真落实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机制,坚决惩治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犯罪,进一步推进检察环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四是全面加强法律监督,着力促进法治石家庄建设。以“树品牌意识、创一流工作”为目标,以“日常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品牌化、品牌工作亮点化”为工作思路,进一步做优刑事检察,做强民事检察,做实行政检察,做好公益诉讼检察,推进“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五是强化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检察事业发展根基。深入贯彻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落实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提升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检察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里,全市检察机关将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决议,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为全面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时间的决定
(2021年2月25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代表提出议案的截止时间为2021年
2月26日16时整。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接受司存喜辞去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主任职务请求的决定
(2021年2月26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接受司存喜辞去石家庄市第十
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职务的请求。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代表二十人以上联合提名各职候选人
截止时间的决定
(2021年2月26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代表二十人以上联合提名各职候选人
的截止时间为2021年2月27日5时整。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代表提出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
(2021年2月27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本次大会开幕以来,各位代表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积极向大会提出代表议案。按照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决定的代表提出议案的截止时间,到2月26日16时整,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39件。按类别分为财政经济类17件,农业农村类7件,城建环资类5件,教科文卫类7件,民侨外事类2件,社会建设类1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及«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于26日晚上分别召开会议,对代表提出的议案逐件进行了认真审议,认为没有要列入本次大会
进行审议和会后送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的议案,拟全部转为建议、批评和意见。此外,截至目前,大会秘书处已收到代表对我市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350件,在大会闭幕之前,还将陆续收到,这些建议、批评和意见连同以上代表议案转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会后由市人大常委会统一交市“一府一委两院”研究办理,并由承办单位负责答复代表。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预备会议活动安排
二月二十四日(星期三)
下午两点代表报到
五点报到完毕
二月二十五日(星期四)
上午十点半各代表团活动
1.推选代表团团长、副团长
2.审议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建议名单
3.审议大会建议议程
4.审议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召集人建议名单
5.代表中的中共党员推选临时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
下午三点半大会预备会议
1.选举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
2.表决大会建议议程
3.表决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召集人建议名单
四点“两会”中共党员代表和委员会议
四点半主席团第一次会议
1.推选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
2.表决大会日程草案
3.表决大会执行主席分组名单草案
4.决定大会副秘书长
5.决定代表提出议案的截止时间
6.决定将关于接受司存喜辞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请求的决定草案提交各代表团审议
7.决定将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提交各代表团审议
8.决定将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表决办法草案提交各代表团审议
晚上七点至九点各代表团审议
1.关于接受司存喜辞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请求的决定草案
2.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
3.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表决办法草案
二月二十六日(星期五)
上午八点半主席团常务主席会议
1.听取大会秘书处关于各代表团审议关于接受司存喜辞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请求的决定草案情况的汇报,决定提请大会表决
2.听取大会秘书处关于各代表团审议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和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表决办法草案情况的汇报,决定提请大会表决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
(2021年2月25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
主席团(71人,按姓氏笔画为序)
万树军 马兆芹(女) 马建彬 马振峰 王玉立(女,满族) 王丽君(女) 王建峰 王韶华
付黎音(女) 冯立业 宁淑敏(女) 司存喜 邢国辉 吕智临 乔茜(女) 刘玉渭 刘军志
刘国清 刘明轩 刘建芳 安树国 孙向立(女) 孙鹏云 严晋峰(女) 李卫英 李云红(女) 李为军 李志宏(女) 李志勇 李彦涛 李美瑄(女) 李雪荣 李瑞峰 杨立中
杨传英(女) 时洪斌 吴相君 宋存汉 张业 张小勇 张玮扬 张院生 张效春
张敏周 张福杰 张慧巧(女) 邵新中 武志永 苑彦刚 罗利 郑巍 赵尔全 赵利
剑 赵英涛 侯洪彬 贾凤来 倪华(女) 高志远 高翠君(女) 郭运兴 郭建亭(女)
董晓航 韩保来 程鹏起 强新志(满族) 楚行宇(满族) 解立芳(女) 管云天 谭运江
潘卫东 潘明文
秘书长:楚行宇(满族)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召集人名单
(2021年2月25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预备会议决定)
邢国辉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2021年2月25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推选)
邢国辉 司存喜 李雪荣 楚行宇(满族)
韩保来 李志宏(女) 王丽君(女) 吴相君
张院生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执行主席分组名单
(2021年2月25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开幕式2月26日上午)
邢国辉 司存喜 李雪荣 楚行宇(满族)
韩保来 李志宏(女) 王丽君(女) 吴相君
张院生
第二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2月27日上午)
邢国辉 赵尔全 王建峰 严晋峰(女)
李为军 李美瑄(女) 张小勇 张玮扬
武志永 解立芳(女) 潘卫东
第三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闭幕式2月27日下午)
邢国辉 司存喜 李雪荣 楚行宇(满族)
韩保来 李志宏(女) 王丽君(女) 吴相君
李志勇 张院生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副秘书长名单
(2021年2月25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决定)
张院生 苏志超 薄力 张忠良
郭纯阳 赵利剑 赵英涛 马建彬
王广维 王华平(女)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总监票人名单
(2021年2月27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崔庆朝赵洪(女)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各代表团推选的监票人名单
(2021年2月27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晋州市代表团 刘瀑(女)
新乐市代表团 邢书芳
正定县代表团 于雷
井陉县代表团 栾月琴(女)
无极县代表团 孙彦聪(女)
深泽县代表团 王辉(女)
行唐县代表团 崔晨光
灵寿县代表团 胡银山
平山县代表团 赵亚平
赵县代表团 顾英辉
元氏县代表团 刘占会
高邑县代表团 刘立敏
赞皇县代表团 商丙乾
矿区代表团 张宇新(女)
长安区代表团 刘敬(女)
桥西区代表团 王罡
新华区代表团 武晓峰
裕华区代表团 娄春光(女,满族)
藁城区代表团 刘新平韩邦庆
鹿泉区代表团 王慧桥(女)
栾城区代表团 韩峰
解放军代表团 唐安杰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选举办法
(2021年2月26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次会议补选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一人、副主任一、委员四人,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一人,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一人。选举由大会主席团主持。参加投票选举的代表必须超过全体代表的半数方可进行选举。
第三条补选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均实行等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数超过应选名额,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以代表团为单位进行预选,根据预选中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进行选举。
第四条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候选人,由大会主席团或者二十人以上代表联合提名,但均不得超过应选名额。提名的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必须是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五条代表联合提名候选人,应填写«代表联合提名候选人登记表»。提名人要如实负责地介绍所提候选人的情况。提名人在大会确定各职正式候选人前书面要求撤回提名的,大会主席团应予同意。被代表联合提名的各职候选人,如果不愿接受提名,应当尊重被提名人的意愿,大会主席团可以不将其列入候选人名单,并向联名代表说明。代表联合提名的各职候选人,如果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和任职资格条件的,或在政治态度、廉洁自律等方面有问题的,经大会主席团决定,可以不列入候选人名单,同时向联名的代表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大会主席团将依法提出的各职候选人名单及候选人简况,印发全体代表。由各代表团组织代表酝酿、讨论。
第六条提名候选人的截止时间由大会主席团决定。代表联合提名候选人登记表于提名截止时间前送达大会秘书处方为有效。
第七条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代表对各职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投弃权票,也可以另选他人。画票时,对候选人赞成的,不画任何符号;反对的,就在其姓名上面的空格内画“×”;如另选他人,就在画“×”的候选人姓名下面的空格内写上另选人的姓名;弃权的画“△”,但不能另选他人。填写选票笔迹要清楚,符号要准确,票面要清洁。
第八条代表应亲自到会参加投票。如果代表不能写票,可以委托其他代表代写,代写者必须按委托人的意愿填写。
第九条大会选举划分八个投票区,主会场主席台上设一个投票区,主席台下设六个投票区,藁城区分会场设一个投票区,每个投票区设一个投票箱。藁城区代表团中的市直参选和现居住在市区的代表在主会场参加投票选举,居住在藁城区的代表在藁城区分会场参加投票选举。
第十条大会选举设总监票人二人,由大会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大会通过。设监票人二十三人,由各代表团在本团代表中推荐。藁城区代表团推荐二人(在分会场),其他各代表团在本团代表中各推荐一人,大会主席团通过,并在大会公布。各职正式候选人不得担任总监票人、监票人。总监票人、监票人在大会主席团领导下,对发票、投票、检票、计票等工作进行监督。大会秘书处指定工作人员若干人,负责领票、发票、检票、计票等具体工作。投票前,由监票人当众检查票箱、加锁。大会执行主席宣布投票开始后,总监票人、监票人先投票,随后代表按所
在投票区进行投票。
第十一条投票结束后,大会执行主席宣布开箱检票,由监票人、计票人清点选票张数,并作出记录,经总监票人审核签字后,报告大会执行主席。
第十二条收回的选票数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有效;多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无效,重新进行选举。
各职选举的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人数的为废票。选票全部填写模糊的视为废票;部分填写模糊的,模糊部分视为无效。
第十三条各职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如果候选人获得选票没有超过全体代表的半数,由大会主席团提出意见,大会决定是否另行选举。
第十四条选举结果由大会主席团依法确定是否有效,予以宣布,并公布。
第十五条选举过程中遇有本办法未作规定的其他事项,由大会主席团依法决定;需由大会决定的,提交大会决定。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后实施。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
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表决办法
(2021年2月26日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工作需要,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
会主任委员1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有关规定,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人选,由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大会通过。本次会议通过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人选,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表决过程中遇有本办法未作规定的其他事项,由大会主席团依法决定;需由大会决定的,提交大会决定。本办法由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后实施。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公告
第一号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二○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选举李雪荣为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现予公告。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
二○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公告
第二号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二○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选举马宇骏(满族)为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
现予公告。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
二○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公告
第三号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二○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选举李志勇为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现予公告。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
二○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公告
第四号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二○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选举邢伟为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经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现予公告。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
二○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公告
第五号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二○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选举马兆芹(女)、任明远、刘春东、侯洪彬(按姓氏笔画排序)为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现予公告。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
二○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公告
第六号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二○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表决通过李志勇(兼)为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现予公告。
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
二○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